-
余根雄(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的解放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李洪川,王立峰(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视野下党组政治的现实意义与完善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冯晓畅(山东大学法学院).中国共产党党组的组织基础及其功能面向 ——一个组织社会学的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李正兴(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党百年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廖鹏辉(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自信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舒新,刘康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论列宁主义的逻辑起点[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李宸1,方雷2,1(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青岛人文社科研究院).先锋代表制:一个中国特色新政治概念的提出与解析[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黄海(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历程与经验[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陈凤(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党组织转型视角下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共产党组织适应性变革[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王闯闯(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从国家立法到社会合作 ——英国近代早期乌托邦思想的转轨[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李格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美国“锐实力论”的战略传播与中国应对[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
李敬煊,黄平森(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