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3期
  • 郭泽强1,刘静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网络犯罪研究中心).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入罪化思考 ——以刑法谦抑观为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石冠彬(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大学国家2011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宏观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信恒占(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现象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黄其松1,蔡鑫2(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未来:再论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杨达(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东亚文化与战略研究所).日本国家战略背景下的“泰国+1”企业路径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吴昊1,陈娟2(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新探[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何海根(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龚春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行政应急管理的规制与基层治理的实现 ——反思乌坎事件[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田孟(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医疗体制、临床医学与患者的伦理困境 ——“魏则西事件”的问题与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张新国(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刘宗周对宋儒“义理之性”概念的批判及对心学的重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冯兵(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四川省社科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管彦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海缘世界:两宋时期的域外民族志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陈硕(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辩证理性批判》探寻总体历史观的理论路向及其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赫国胜1,2,柳如眉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研究生院).中国进行年龄管理的必要性及相关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周兴泰(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从叙事视角看唐赋与诗文的互渗[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符妹,李振(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陈利君1,刘曼2(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的产能合作[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曹崇延,郭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债转股良性运作的前提条件与推进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徐立伟(安徽大学文学院).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先锋小说审美批判[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金兰中1,周琼2(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清中期东川矿业及森林消耗的地理模型分析(1700-1850)[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赵翠翠1,李向平2,3(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当代佛教神圣性建构的“社会机制” ——南北传佛教社会学的比较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吴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当代中国宗教社会性研究视野中的“信仰社群”[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李健1,2,杜亮1,周全1(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四川大学).产业集聚结构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王建革(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宋代以来江南水灾防御中的科学与景观认知[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马奔腾,李馨芳(中央党校文史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竹”意象及其诗学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陈亚辉.Abstracts of Main Papers[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2期
  • 董伟玮,李靖(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街头官僚概念的中国适用性:对中国街头官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探讨[J].云南社会科学,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