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颂1,张了丹1,栾琨2(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员工网络建构行为的概念内涵及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张才蕙1,2,叶渐桥2,3,杨静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张凯丽,郑红,汪凤炎(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一个序曲”与“两个阶段”:智慧心理学近50年研究历程的写照[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张莹1,张剑2,张静雅1,巩振兴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聊城大学商学院).职业冲击的新分类及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影响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黄钰杰,赵荣,克丽比努尔·艾尔肯,李晶晶,王俊琪,潘海萍,高军(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社会功能障碍:触觉与催产素[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吴秀英,李菲菲,刘宝根(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词典互动对儿童电子图画书阅读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王新刚1,李祖兰2,张婷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武汉学院工商管理系).社交媒体环境下被伤害品牌双面效价应对策略:群体极化理论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叶舒琪,尹俊婷,李招贤,罗俊龙(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情绪对直觉与分析加工的影响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刘文华1,2,温秀娟1,2,陈灵2,杨瑞1,2,胡逸儒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奖励期待和结果评估的脑电成分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5期
  • 吴佳桧1,傅海伦1,张玉环2(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感知社会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关系的元分析: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曾润喜1,2,李游1(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健康信息搜寻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张宁,王安然(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附属第二医院).助推戒烟的行为干预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方俊燕1,温忠麟2(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追踪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来源与应对[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刘文彬1,2,漆正堂1,2,刘微娜1,2(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不同感觉功能对抑郁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李亚丹1,杜颖1,谢聪1,刘春宇1,杨毅隆2,李阳萍1,邱江3,4(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西南大学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磨然1,方作之2,方建东1,3,4(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系;广西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应用心理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如何建立聊天机器人与用户间的数字治疗联盟:关系线索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李洁1,张真真1,梁巧转1,李根强2(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真伪性”视角下的谦逊领导行为:双刃剑效应和转化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余婕,陈有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时空干扰效应: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崔楠1,王久菊2,3,赵婧1(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共患儿童的干预效果及其内在机理[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张婕1,张火垠2,李红1,雷怡1(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心理学院).睡眠对恐惧学习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郭理1,加锁锁1,李圭泉2,李蔓林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高处不胜寒?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多层次双刃剑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严磊1,2,原毅仁1,2,王娟3,张艳红1,2,杨林川4(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长江大学预备役部队心理教育训练研究中心;长江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社会认同对抑郁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4期
  • 安叶青,七十三,曾小叶,金童林,曹呈旭(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高校心理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家庭抗逆力理论在风险应对领域的应用:演变、价值及挑战[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3期
  • 程婕婷1,史梦薇2(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凭感觉”的热情与能力:社会认知内容的生理线索[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3期
  • 郭英,田鑫,胡东,白书琳,周蜀溪(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羞愧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三水平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