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之毅,姚宜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结构抗震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姚未来,刘元雪,陈进,程香(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军事设施系).新工科背景下岩土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科研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张建伟,曹万林,董宏英,乔崎云(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基于大工程观的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罗云菊,谢强,刘丽娟(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职业性与学术性统一的专业硕士学位职业性教育研究 ——以重庆大学全日制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点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杨文萃,蔡小平,赵慧,葛勇(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实验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张美亮1,张军侠2,何忠茂1(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智能建造的多专业实训教学体系重构路径[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张希,洪苗(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虚拟仿真实验辅助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南方四角攒尖亭建造虚拟仿真实验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康飞1,许青1,李俊杰1,2,杜志达1,于龙1,唐玉1(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混合式专业课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张爱莉,华建民,奉飞,康明,罗琳(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层建筑施工课程与品茗软件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杨林,郑丹,董莉莉(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建设国际化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万玲,白越(湛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于BIM的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设计与组织 ——以湛江科技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焦晋峰,郭秀华,邢颖,陈鹏程,樊丽轩(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与探索 ——以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瞿丹英(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三教改革”背景下建筑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张寒松1,欧忠文1,王冲2,王瑞燕3,胡志德1,雷宇龙1,陈小云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军事设施系;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材料检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申琪玉,李杰杰(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线上平台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张玲玲1,许廒2,隋杰礼1,孙宝德2(烟台大学a.建筑学院;b.土木工程学院).基于STU模式的研究生专业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以建筑节能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彭泽平,曾令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缘起、品质表征及进路[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胡聚山,孙昌盛,张春英(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地方院校建筑类专业大类招生的分流困境与应对[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曹艳梅,于桂兰,向宏军,徐艳秋,贾影,石志飞(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3E+3E”工程化教学理念下的结构力学一流课程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2期
-
毛超1,严薇1,刘贵文1,向鹏成1,谢强2(重庆大学a.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b.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建造专业教育创新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黎莹1,廖红建2(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SPOC的应用型本科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土力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卢昱杰1,高慧1,霍天昭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建造专业建设体系与教学方案设计[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张丽芳,程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关于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认证融合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倪国栋,高兰,王文顺,杨圣奇,许娜(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刘占省,白文燕,杜修力(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建造专业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郑晓芬,汪继尧,刘沈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张玉伟,宋战平,王军保,罗扬,刘乃飞,刘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科竞赛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李晓东,仝晖,刘文,陈士伟,于雅馨,王志坤,祁月雨(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授之以渔 ——以建筑学课程设计成果为例解析空间操作法[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燕乐纬,梁颖晶,张永山,王伯睿,孙静,黄健彰(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理工科研究生基础科研能力培养刍议[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
张友志,顾红春(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基于“工程师能力-认证标准-专业规范”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研究 ——以建设法规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