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武胜利1,2,刘强吉1,2,3,胡雪瑛1,2,潘蕾1,2,夏诗书1,2,夏黎1,2,虞游毅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全球变化背景下新疆和田地区近半个世纪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5期
  • 沈年华1,李传磊2,3,王小德3(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开放大学;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省丹霞地貌岩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5期
  • 沙莎,王莺,王丽娟,蝴蝶(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土地利用数据在TVDI干旱监测方法中的应用研究——以甘肃省河东地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5期
  • 吴金莲(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中心).北京城市流域底泥重金属形态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5期
  • 李玉辉,朱泽云,丁智强,杨民英(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石林巴江河岸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结构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5期
  • 姚楠1,赵英1,2,张建国1,何海龙1,司炳成2,3,焦瑞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Department of Soil Science,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不同放牧条件内蒙古草原土壤冻融期水热动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5期
  • 汤巧英1,戚德辉2,宋立旺2,温仲明3(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GIS和RS的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黄哲1,曲世华1,白岚1,尚少鹏1,李玉梅2,张连科2(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不同秸秆混合生物炭对盐碱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胡静霞1,2,杨新兵1,2,朱辰光1,2,温亚飞1,2,钟良子1,2,马俊杰1,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冀西北地区4种纯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申月静1,雷国平1,2,曲晓涵1,路中1,丁雪1,王居午1,郑志志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基于加权Voronoi图扩展断裂点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陈婧祎1,罗红霞1,胡林利2,李秋红2,江汶静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高南房地产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相关性研究——以重庆市大都市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孙浩,刘晓勇,何齐发,江柳春,徐昕(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修河上游流域4种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薛天翼1,2,白建军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基于TVDI和气象数据的陕西省春季旱情时空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苏冰倩1,2,王茵茵1,2,上官周平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张志1,2,龚健1,王利华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国土资源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烟台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王文辉1,2,马祥庆1,2,邹显花1,2,田超1,2,靳全锋1,2,郭福涛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2000-2010年福建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胡蒙蒙1,2,张军民1,黄锦楼2,赵波2,程冠全2(石河子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尔多斯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舒天竹,王晓红(贵州大学林学院).基于3S技术的地形起伏度与区域土壤侵蚀的相关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郭宇伦,师学义,璩路路,刘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基于PSR-CPM模型的市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程淑杰1,王重玲1,王婷1,朱志玲2(银川能源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GIS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李慧1,钱金平1,陈辉1,董建新2,王运静3(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省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围栏封育对红松洼自然保护区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杨海平1,温焜2(湖南医药学院;江西行政学院).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内蒙古生态承载力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祝俊华,段旭,陈志新,祝艳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延安地区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相关性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赵银军1,2,曾兰2,何忠3,4,梁俏2(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解译及格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金建新,桂林国,尹志荣,何进勤,雷金银(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典型土壤持水性能及收缩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于水潇1,赵瑞东2,赵青3,夏书培1,郭年冬1,许皞1,3(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基于能值分析和生态用地分类的河北省生态补偿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邓兴耀1,2,3,姚俊强4,刘志辉2,3,刘洋1,2,3(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2000-2014年天山山区蒸散发时空动态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陈玮(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基于RS和GIS巫山县20年土地利用特征变化及其预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 贾旭飞1,孟超1,刘晨2(唐山市国土资源局;唐山市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河北省宁晋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