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鲍玉海1,郭丰2,胡保生3,王建华3,贺秀斌1,张淑娟1,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凉山州大桥水电开发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干旱河谷区水库消落带柳树造林效果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5期
  • 丁爱强1,徐先英1,2,刘江1,崔文天3,张荣娟4,赵鹏2,付贵全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扶风县林业局).民勤绿洲自然稀疏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动态[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5期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7版)[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5期
  • 胡甲秋1,杨云川1,2,3,邓思敏1,廖丽萍1,2,3,杨星星1,莫崇勋1,2,3,肖良1,2,3(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基于多尺度SPI的广西干湿特征与未来趋势[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5期
  • 柳冬青,巩杰,张金茜,马学成(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胡尧,李懿,侯雨乐(阿坝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岷江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华吉庆,叶长盛(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基于DEA的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马芊红1,2,张光辉1,2,耿韧3,王兵4(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纸坊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余文波1,2,蔡海生1,2,张莹1,2,曾君乔1,2(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昌市鄱阳湖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基于RS及GIS的南昌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分区[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吕渡1,杨亚辉2,3,赵文慧1,木热提江·阿不拉1,蔺鹏飞2,3,张晓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陆凤连,王新闯,张合兵,吴金汝,焦海明(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1980-2015年焦作矿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李明薇,陈伟强,郧雨旱,马月红,郭蕊蕊(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史晓亮1,王馨爽2(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黄土高原草地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朱大运1,2,熊康宁1,2,董晓超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1960-2016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田超1,2,杨夏捷1,2,鞠园华1,2,郭福涛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的动态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曹丽萍1,2,罗志军1,2,冉凤维1,2,骈奇星3,蔡正妹1,2,赵越1,2,赵杰1,2(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基于耕地质量和空间集聚格局的县域基本农田划定[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冯变变,刘小芳,赵勇钢,李轲(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省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宣立辉1,康凡2,谷建才1,黄冬梅3(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廊坊泽通林业公司;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冀北地区典型林分枯落物层与土壤层的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谭清月1,许明祥1,2,李彬彬2,巩晨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发展过程解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王鹏1,王亚娟1,刘小鹏1,2,陈晓1,孔福星1(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中阿)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基于RS与GIS的沙坡头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梁海斌1,2,薛亚永3,安文明1,2,王帅1,李宗善1,吕一河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不同退耕还林植被土壤干燥化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江仁涛,李富程,沈凇涛(西南科技大学资源学院).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闫敏,左合君,杨阳,刘宇胜,郭婧宇,王强,李钢铁(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风沙物理与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实验室).不同带间距柠条锦鸡儿防护林防风效应与带间植被组成[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唐禾1,陈永华2,张建国2,薛文艳1,张文辉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延安市黄龙山林业局).抚育间伐对麻栎次生林枯落物持水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付建新1,2,曹广超1,2,李玲琴1,2,曹生奎1,2,唐仲霞1,2,杨晓敏1,2,蒋刚1,2,虞敏1,2,袁杰1,2,刁二龙1,2(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960-2014年祁连山南坡及其附近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李炳垠1,卜崇峰1,2,李宜坪3,李新凯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日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 王孟和1,何桂芳2,徐建辉3,汪光胜3,吴见3(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物探队;滁州学院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基于GIS的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区域气象干旱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8,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