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艳,黄晓伟,程中一,王天宇,施加春,徐建明(浙江大学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新形势下大豆产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功能提升的研发建议[J].土壤学报,2021,第2期
-
王肖君1,王季丰1,侯琼1,冷明珠2,倪吾钟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安吉县农业农村局).西苕溪流域主要经济林土壤磷素流失风险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2期
-
任姮烨1,司炳成1,2,3,李敏1,胡优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萨斯喀彻温大学土壤科学系;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利用非线性模型提高加长型热脉冲双探针土壤热参数测定精度[J].土壤学报,2021,第2期
-
管冬兴1,魏天娇2,袁召锋3,李刚4,陈正3(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法语鲁汶大学地球与生命研究所;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基于被动采样技术的砷有效性和界面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1,第2期
-
杨家伟1,王天巍1,包莹莹1,罗梦雨1,李德成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黏粒阳离子交换量估测模型的优化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2期
-
郭成士1,2,马东豪1,张丛志1,张佳宝1,蔡太义1,3,陈林1,周桂香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典型砂姜黑土黑色物质提取方法及成分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2期
-
张露洋,雷国平,郭一洋,路中(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三江平原耕地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气候因子的时滞响应[J].土壤学报,2021,第2期
-
葛江飞1,2,杨为中1,2,高雄飞1,2,孙思哲1,2,陈俊辉1,2,梁辰飞1,2,徐秋芳1,2,邬奇峰3,秦华1,2(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临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同经营强度下毛竹丛枝菌根共生体对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2期
-
巨晓棠1,2,张翀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合理施氮的原则和指标[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李涛,于蕾,万广华,李建伟,卢桂菊,董艳红(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近30 年山东省耕地土壤pH 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王信凯1,2,张艳霞1,黄标1,谢恩泽2,3,樊亚男1,2,胡文友1,赵永存3,邱一格4(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苏核辐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与来源[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赵惠丽1,2,董金琎1,师江澜1,徐苗1,田霄鸿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秸秆还田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赵明松1,2,3,4,谢毅1,3,4,陆龙妹1,李德成2,王世航1,3,4(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矿山采动灾害空天地协同监测与预警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矿区环境与灾害协同监测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基于高光谱特征指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建模[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李炎龙,刘梓雅,严景,米娜娜,盖京苹,冯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库的县域分布特征*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韦中,宋宇琦,熊武,徐阳春,沈其荣(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作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原生动物 ——研究方法及其在土传病害防控中的作用[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张昊青1,2,赵学强1,2,张玲玉1,2,沈仁芳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石灰和双氰胺对红壤酸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刘丽君1,2,黄张婷1,3,2,孟赐福2,姜培坤1,3,2(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竹资源与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硅的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李九玉1,邓开英1,章威2,桑存星2,赵悦彤2,徐仁扣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添加葡萄糖对红壤农田肥料氮转化及其酸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何广1,李侠1,2,赵若桐1,张俊伶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丛枝菌根真菌调控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机制[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柳开楼1,2,韩天富1,黄晶1,3,李亚贞2,马常宝4,薛彦东4,都江雪1,王远鹏1,李文军1,2,5,张会民1,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稻作区土壤速效钾和钾肥偏生产力时空变化[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程思远1,李欢2,梅慧玲3,王炫清3,刘馨秋1,陈暄1,马青平1,黎星辉1(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种蚯蚓与添加有机物料对茶园土壤结构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薛会英1,郭文文2,屈兴乐2,罗大庆2(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嘎隆拉山铁杉林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李孝刚1,2,彭曙光3,靳志丽4,周羽2,刘勇军3,周志高2,王兴祥2(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湖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有机物料对植烟土壤氮素矿化及微生物性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严磊1,2,张中彬2,丁英志2,3,王玥凯2,3,王永玖4,甘磊1,彭新华2,3(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安徽省龙亢农场).覆盖作物根系对砂姜黑土压实的响应[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龙健1,吴求生1,李娟2,廖洪凯1,刘灵飞1,黄博聪1,张菊梅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小生境类型对岩石溶蚀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李海茹1,广彗冰1,刘刚1,2,谷举1,师宏强1,陈鸿1,雷宇宏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有机质影响溅蚀破坏土壤团聚体的主要作用机制[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张恒1,高照良1,2,牛耀彬1,李永红1,2,赵晶3,陈卓1,苏媛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两种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与产沙关系对比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高鹏飞,冉卓灵,韩珍,李江文,李兰亭,魏朝富(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含岩屑紫色土水力特性及饱和导水率传递函数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
周聪聪1,2,于东升1,2,陆晓松1,2,陈洋1,2,徐志超1,2,潘月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县域尺度下样点距离和土壤分类对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