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任丽雯1,2,王兴涛2,刘明春2,王大为3(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石羊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秦彦杰1,2,武爱彬1,2,赵艳霞1,2,唐守普3,刘欣1,2,沈会涛1,2,张胜海1,2(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国土整治中心).农牧交错带生态与生产用地时空转换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张家口坝上地区为例[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高君亮1,2,3,4,罗凤敏1,2,3,4,刘泓鑫5,乔靖然1,3,于猛1,3,许亚欣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国家林业草原防沙治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伊金霍洛旗水利技术服务中心).乌兰布和沙漠草方格-灌木林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杨建玲1,2,3,张肃诏1,2,马珺玢1,2,王岱1,2,黄莹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北大西洋海温对宁夏春末夏初降水影响及成因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赵克明1,孙鸣婧1,李霞2,施俊杰1,安大维1,许婷婷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两种典型大气扩散指数在新疆的分布特征及其适用性对比[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薛一波1,2,黄双燕1,2,张小啸2,3,雷加强2,李生宇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2018年冬季雨雪风沙强降尘事件[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吉吉佳门1,2,程一本1,谌玲珑1,万鹏翔1,张祎晖1,杨文斌2,白旭赢1,王涛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内蒙古低覆盖治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陈加伟1,褚建民1,甘红豪1,徐磊2,公帅1,刘浩1,王迎新3,杨洪晓4,徐晓庆1,齐丹卉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草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市种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浑善达克沙地长梗扁桃群丛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闫晴1,李菊艳2,尹忠东1,刘金苗1,柳宏才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典型株型沙生灌丛对风沙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赵侦竹,马敏劲,康国强,曹译丹(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市空气污染物变化及污染持续性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魏亚娟1,2,刘美英3,解云虎1,李星4(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建立38 a以来土壤养分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吴惠敏1,党晓宏1,2,翟波1,魏亚娟1,李小乐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西鄂尔多斯珍稀濒危沙冬青及伴生种对土壤特征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姚春艳1,2,3,刘洪鹄1,2,4,刘竞1,2,3(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源区1980—2020年水沙变化规律[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许毓哲1,2,林涛3,李君1,2,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资源部荒漠-绿洲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替代稳态下阜康北部荒漠生态弹性的时空格局[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他富源1,张弘扬1,勾文山1,马维新2,胡桂馨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勤县草原工作站).民勤温性荒漠草原拟步甲昆虫多样性调查[J].干旱区研究,2023,第5期
  • 李菲菲1,周霞1,周玉玺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地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及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张红丽1,韩富强2,张良3,王莉霞1,孙源4,李富民1(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空间与季节差异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石建周1,2,刘贤德1,3,田青1,于澎涛2,王彦辉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林坡面土壤含水量的降雨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段雨佳1,2,何毅1,2,赵杰1,2,吴琼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人类活动对秦岭月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李鑫磊1,李瑞平1,2,王秀青3,王思楠1,王成坤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河套灌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与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吴玥葶1,2,郭利丹1,2,3,井沛然4,黄峰2,3,5,王浩轩5(河海大学商学院;河海大学国际河流研究中心;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中亚五国水-能源-粮食-生态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赵玉娟,路亚奇,张洪芬,张可心,周忠文,刘英(庆阳市气象局).基于模糊数学的甘肃河东地区短时暴雨的大气环境参数综合评价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胡亚男1,2,裴浩2,3,姜艳丰2,4,苗百岭2,4,贾成朕2,5(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荒漠生态气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1991—2021年内蒙古降水酸碱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梁博明,刘新,郝媛媛,楚彬,唐庄生(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草原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5种植被指数的荒漠区植被生物量提取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吕锦心1,2,梁康1,刘昌明1,张仪辉1,2,刘璐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无定河流域土地覆被空间分异机制及相关水碳变量变化[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赵剑1,2,3,邓成军4,李文利4,赵金1,公延明1,2,李凯辉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草原工作站).近35 a新疆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程度评价[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席昱欣1,2,3,张玉慧1,3,4,闻志彬1,2,4,5(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抗逆植物基因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塔吉克斯坦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松叶猪毛菜叶片原生质体的制备及优化[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张雯1,2,马阳1,2,王岱1,2,杨建玲1,3,崔洋1,3(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不同时间尺度海温因子对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预测[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薛智暄1,2,张丽1,2,王新军1,2,李永康1,2,张冠宏1,2,李沛尧1,2(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实验室).古尔班通古特沙漠SMAP土壤水分产品降尺度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 邱巡巡1,2,曹广超2,3,张进虎1,2,张卓4,刘梦琳1,2(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生态环境监测站).祁连山南坡青海云杉林碳密度随海拔分布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