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奇1,2,关琳琳2,焦全军2,刘新杰2,戴华阳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基于植被指数融合的冬小麦生物量反演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尹燕旻,贾立(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Sentinel-2的闪电河流域农作物分类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王华1,2,3,周玉科1,王笑影4,周成虎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31009部队;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东北植被生长峰值特征的变化及对气候和物候的响应[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祝一诺1,高婷1,王术东1,周磊1,2,杜明义1,2(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基于迁移学习再训练模型和高分遥感数据的建筑垃圾自动识别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陈彦四1,2,黄春林1,侯金亮1,韩伟孝1,2,冯娅娅1,2,李翔华1,2,王静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影像的黑河中游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阿依努尔·麦提努日1,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1,2,麦尔哈巴·图尔贡1,李新国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吐鲁番盆地葡萄园土壤重金属铅含量高光谱估算[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王晨丞1,王永前1,王利花1,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SAR纹理信息的农作物识别研究——以农安县为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李庆1,2,陈俊杰1,李庆亭2,李柏鹏2,卢凯旋2,昝露洋2,陈正超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基于SSD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尾矿库检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杨昊翔1,2,张丽1,闫敏1,林光辉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暨东亚迁徙鸟类与栖息地生态学教育部野外观测研究站).基于高时空分辨率融合影像的红树林总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刘莹1,2,朱秀芳1,3,2,徐昆1,2,陈令仪2,郭锐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对灌溉和雨养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对比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金航1,2,竞霞1,高媛1,2,刘良云2(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遥感探测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GBRT模型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赵亮1,刘宇1,2,罗勇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数字表面模型(DSM)参数指示林窗特征的有效性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帅艳民1,2,3,杨健1,吴昊1,邵聪颖1,徐辛超1,刘明岳1,刘涛2,3,梁继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大学地理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基于无人机观测的水稻冠层样方多角度反射特点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陈妮,应丰,王静,李健(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U-Net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刘钊,赵桐,廖斐凡(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交通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缝隙修复算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2期
  • 张茂1,2,张霞1,胡光成1,王楠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遥感干旱指数在洛川苹果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王崇阳,田昕(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基于GF-1 PMS数据的森林覆盖变化检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王浩天,汪源,袁强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8~2016年MODIS多角度大气校正气溶胶产品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曹霸1,凌成星2(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基于GF-1遥感数据的若尔盖高寒沼泽湿地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估算[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康翔1,潘剑君2,朱燕香2,白浩然2,卢晓丽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一种基于POI大数据的城市核心区识别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付甜梦1,2,张丽1,3,陈博伟1,闫敏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基于GEE平台的海岛地表覆盖提取及变化监测——以苏拉威西岛为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王昌博1,2,李爱农1,张晓荣1,2,南希1,边金虎1,Muhammad Kamran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巴经济走廊多发展情景生态风险综合评价[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杨玉婷1,2,3,汤家法1,边金虎2,李爱农2,雷光斌2,黄平3,蒋梓淳3(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遥感与应用研究所).加尔各答市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季相相关性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刘良云1,2,白雁3,孙睿4,2,牛振国1,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参数立体观测与反演”项目概述与研究进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车轲1,2,刘毅1,2,蔡兆男1,2,杨东旭1,2,王海波1,2,朱思虹1,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大气温室气体观测中的应用进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李佳1,2,辛晓洲1,彭志晴1,2,李小军1,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表蒸散发遥感产品比较与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徐光志1,2,徐涵秋1,2(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Sentinel-2A MSI和Landsat 8 OLI两种传感器多光谱信息的交互对比[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徐红涛1,2,陈春波1,2,郑宏伟1,2,罗格平1,2,杨辽1,2,王伟胜1,2,吴世新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集成建模变量优选和参数学习的SVR盐渍化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汪胜1,2,杨晓峰1,3,马文韬1,3,相坤生1,4,胡蝶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星载微波亮温数据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预测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 刘庆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斑块状植被遥感检测研究进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