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湘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欧共体商标先前权制度研究[J].知识产权,2015,第7期
  • 熊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何为[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孔祥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论商标法的体系性适用——在《商标法》第8条基础上的展开[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张冬(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创新视阈下知识产权运营商业化的风险控制[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万小丽(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专利价值的分类与评估思路[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李国庆(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论新闻报道之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李阁霞(烟台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对药品专利及其强制许可的研究——以“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困境为视角[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朱雪忠1,2,佘力焓1,2(同济大学法学院;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专利审查高速路制度的成效、困境与对策[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蒋琼(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论国际条约视阈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理念的嬗变及中国的应对[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熊文聪(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我国专利无效诉讼中的证据规则之反思[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俞风雷(天津大学;天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早稻田大学).日本职务发明的贡献度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苏志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网络著作权保护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以法院相关判例为切入点[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刘娟(西南政法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网络版权保护逐步反应制度的公、私法模式及借鉴[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金海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我国知识产权经典案例统计分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5-2014)为据[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孙大龙(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汪泽(中华商标协会).论驰名商标保护要件的适用顺序[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赵鹏飞1,肖霁轩2,陈炜然2(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系;国防知识产权局).国防领域功能性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必要性探索[J].知识产权,2015,第6期
  • 李捷(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J].知识产权,2015,第5期
  • 冯术杰(清华大学法学院).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商标侵权责任认定——兼论《侵权责任法》第36条及其适用[J].知识产权,2015,第5期
  • 聂鑫(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专利恶意诉讼的认定及其法律规制[J].知识产权,2015,第5期
  • 祝建军(深圳大学法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条款:保密抑或公开——华为诉IDC标准必要专利案引发的思考[J].知识产权,2015,第5期
  • 阳东辉,张晓(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合理使用的性质重解和制度完善[J].知识产权,2015,第5期
  • 陈明涛(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演绎作品的作者身份确认分析——以美国相关司法判例为依据[J].知识产权,2015,第5期
  • 付夏婕(中国政法大学).信息自由视域下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探析[J].知识产权,2015,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