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科技》编辑部).《住宅科技》投稿须知[J].住宅科技,2022,第5期
-
肖木峰,王亚楠,于海波,韩宝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基于Pathfinder的高校公寓学生群体应急疏散研究[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郑皓1,2,邓华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西方新城市主义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比较——从概念到行动[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李欣1,展凯云2,张培峰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儿童友好型社区室外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石纯煜,王润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大数据净零建筑能耗城区的发展应用[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孙淼,李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住宅的真实性边界研究——以纽约“工改居”项目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高健锋,黄云峰,曹博,许有成(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基于“三生”空间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以广东省河源市大湖镇湖东村更新规划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毛秋菊(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城市触媒理论下旅游商业型片区城市更新——以贵阳市花溪区十字街及周边区域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韩宜洲,孙彤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我国开放街区未来模式的探讨[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刘玲1,田国行2(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基于空间句法的浅山乡村空间形态分析及规划策略——以嵩山浅山区西沟村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李玲1,陈利展2,陈红2(慈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慈溪市房产管理中心).慈溪市农房防灾预警系统构想与实践[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诸梦杰,周静敏,王舒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共租赁住房建筑户内空间满意度评价及需求研究——基于上海馨逸公寓入户实态调查[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王晨颖,李建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欧洲历史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综述[J].住宅科技,2022,第4期
-
周文军1,薛卫东2,刘嵩松3,王凯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城市风貌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杨锐,张军杰,王德虎,李钧(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武重义设计作品中的亲自然性[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陶思旻1,张琪2,陈焕彦3(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基于能量流通结构类型的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江浩波1,卢珊2,肖扬2(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街景技术的街道风貌类型研究 ——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1,2,刘滨谊3,4(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游牧民族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营造的自然智慧 ——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刘涟,左琰(同济大学).近代居住类建筑遗产的当代保护机制与导向 ——以上海示范项目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姚栋1,秦志宇2,郝明宇3,王瑶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老旧小区改造中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绩效优化设计 ——以上海市南丹邻里汇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季贵斌,翁榕蔓(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基于共生理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以沈阳204 街区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郭军,许珍珍,龚小燕,肖蓉(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的品质提升 ——以某18 层住宅交通核设计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周伊利,宋德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夏季致凉的地域应变 ——南方传统民居形态与空间特征解析[J].住宅科技,2022,第3期
-
郑皓1,2,吴颖岷2,邓华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乡村振兴导向下常熟市蒋巷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优化策略探析[J].住宅科技,2022,第2期
-
丁凡1,伍江2,3(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发展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法国建筑科学院).后现代城市研究中的空间观及文化转向[J].住宅科技,2022,第2期
-
林华(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技术标准》编制思考[J].住宅科技,2022,第2期
-
吕晓华(北京世纪中天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旧楼加装电梯配套设计[J].住宅科技,2022,第2期
-
唐洪刚,梁晓鹏(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适老化视角下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以贵阳市观水小区为例[J].住宅科技,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