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培强1,任广波1,张程飞1,2,王浩1,刘善伟3,马毅1(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无人机多光谱和LiDAR的红树林精细识别与生物量估算[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薛朝辉,钱思羽(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融合Landsat8与Sentinel-2数据的红树林物候信息提取与分类[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贾凯1,陈水森1,2,蒋卫国3(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长时间序列遥感监测[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陈高1,2,钟才荣3,李明玉1,余洲1,刘心雨1,贾明明2(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1990年—2020年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扰动研究[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付波霖1,邓良超1,张丽2,覃娇玲1,刘曼1,贾明明3,何宏昌1,邓腾芳1,高二涛1,范冬林1(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星载高光谱影像和堆栈集成学习回归算法的红树林冠层叶绿素含量遥感反演[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高凡1,乐鹏1,2,姜良存1,曹志鹏1,梁哲恒3,上官博屹1,胡磊1,赵帅锋1(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省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eoCube:面向大规模分析的多源对地观测时空立方体[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甄佳宁1,2,蒋侠朋2,3,赵德梅2,3,王俊杰1,2,苗菁2,3,邬国锋2,3(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利用Sentinel-2影像超分辨率重建的红树林冠层氮含量反演[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海凯1,2,王思远2,涂平1,杨瑞霞2,马元旭2,梁娟珠1,刘卫华2,吴林霖2(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2年—2015年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黄可,孟祥珍,杨刚,孙伟伟(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中国红树林制图的遥感时空概率阈值方法[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高常军1,蒋侠朋2,甄佳宁2,3,王俊杰2,3,邬国锋2(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耦合WorldView-2和珠海一号影像的红树林物种分布[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王日明1,2,梁喜幸1,3,周晓妍3,黄鹄2,戴志军3(北部湾大学钦州市环境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钦江河口潮滩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林中立1,徐涵秋2,3,林从华1(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评估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的福建省人为热通量估算[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孙学金1,张传亮1,2,方乐2,陆文1,赵世军1,叶松1(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61741部队).星载激光测风技术体制及其评估方法综述[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方贺1,2,杨劲松2,樊高峰1,李超3,史达伟4,William Perrie5(浙江省气候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台;连云港市气象局;加拿大海洋渔业部贝德福德海洋研究所).组合表面Bragg散射模型共极化SAR海表面风速反演[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帅爽1,2,张志3,吕新彪1,马梓程2,陈思2,郝利娜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北省国土测绘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WorldView-2影像与OLI影像协同岩性模糊分类[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李璠1,张绍泉1,曹晶晶2,梁炳堃2,李军2,刘凯2,邓承志1,汪胜前1(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信息协同感知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高光谱数据截断加权核范数稀疏解混[J].遥感学报,2022,第6期
-
张莹1,李正强1,赵少华2,张兴赢3,林金泰4,秦凯5,刘诚6,张元勋7(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环境卫星辐射定标与验证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气环境卫星污染气体和大气颗粒物协同观测综述[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赵少华1,杨晓钰2,李正强3,王中挺1,张玉环1,王玉1,周春艳1,马鹏飞1(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臭氧卫星遥感六十年进展[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白杨1,2,3,王盼1,3,赵鹏飞1,4,郭建忠1,2,4,王家耀1,2,4(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省时空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夏季臭氧生成敏感性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李正强1,谢一凇1,石玉胜1,厉青2,Cohen Jason3,4,张羽中5,韩颖慧6,熊伟7,刘毅8(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西湖大学工学院浙江省海岸带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大气环境卫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协同观测综述[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杨磊库1,胡秀清2,王涵1,何兴伟2,刘培1,徐娜2,杨忠东2,张鹏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三号D星MERSI-II陆地气溶胶反演定量能力评估[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黄忠伟1,2,王雍恺2,闭建荣1,2,王天河1,2,李武仁1,2,李泽1,2,周天2(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溶胶激光雷达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谢艳清,李正强,侯伟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FY-4A AGRI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张宇航1,林金泰1,刘梦瑶2,孔浩1,陈璐璐1,翁宏健1,李春锦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气候与海气实验室;荷兰皇家气象学会(KNMI)).基于OMI的亚洲地区对流层NO2高分辨率反演产品POMINO v2.1及其与其他产品的定量对比[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王宇瑶1,2,麻金继1,2,李婧晗1,2,洪津3,李正强4(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偏振遥感综述[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
陈镔捷1,叶扬1,林溢2,游诗雪1,邓劲松1,3,4,杨武1,4,王珂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大学智慧生态与绿色发展研发中心).耦合注意力机制DNN的PM2.5估算及时空特征分析[J].遥感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