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爱辉,杨英宝,潘鑫,胡解君德(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顾及时空特征的FY-4A云覆盖像元地表温度重建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6期
-
邓攀1,王泽民1,安家春1,张辛2,于秋则3,孙伟4(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利用小波分解的GNSS-R雪厚反演改进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6期
-
赵丹宁1,雷雨1,2(宝鸡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GLONASS星载原子钟的长期特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6期
-
王树良1,2,李大鹏1,赵柏翔1,耿晶1,2,张伟3,王海雷4(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聊天机器人技术浅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2期
-
郭迟1,2,王梦媛1,高柯夫1,刘经南1,左文炜1(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面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位置服务技术——以COVID-19疫情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2期
-
周访滨1,2,邹联华1,刘学军3,孟凡一1(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特殊环境道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栅格DEM微地形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8期
-
孟瑶1,2,李锐1,蒋捷3,王顺利1,吴华意1(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基于建筑物信息的城市街道尺度人口估算[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8期
-
谢嘉仪1,孙华波2,王纯2,卢宾宾1(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安全研究所).精细尺度下的不稳定进近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8期
-
曹志鹏1,姜良存1,黄秋钧2,乐鹏1,上官博屹1,罗啊玲1,梁哲恒3(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东风畅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破坏重建算法进行物流车辆动态调度[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5期
-
夏磊,赖祖龙,梅长松,焦晨晨,蒋可,潘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实时周跳探测与修复的TurboEdit历元差优化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6期
-
杜祯强1,柴洪洲1,潘宗鹏2,石明琛1,齐文龙1(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西安测绘研究所).针对消电离层组合FCB的非组合PPP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6期
-
徐涵秋1,2,孙凤琴1,2,徐光志1,2(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高分五号卫星高光谱AHSI和多光谱VIMI传感器辐亮度数据的交互对比[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7期
-
谢萍1,张双喜2,3,周吕4,李庆隆2,肖家豪2,蔡剑锋2(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武汉市中心城区地表形变与洪涝灾害防治新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7期
-
吴洁1,程亮1,2,3,4,楚森森1,2,阮晓光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出行天空可视指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5期
-
金彪1,2,魏巍3,陈姗姗1,李东俊1(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SBAS星历改正数及UDRE参数生成算法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1期
-
赵庆志1,姚宜斌2,辛林洋2(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融合ECMWF格网数据的水汽层析精化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8期
-
梅长松,黄海军,蒋可,夏磊,潘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级比离散灰色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8期
-
余婷婷,董有福(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利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校正ASTER GDEM高程误差[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7期
-
胡超1,2,3,王中元1,3,王潜心1,3,饶鹏文1,3(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资源部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一种改进的BDS-2/BDS-3联合精密定轨系统偏差处理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3期
-
鲍金1,王解先1,黄帆2,吴廷2,李维涛2,丁阳1(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单圆盾构隧道移动激光扫描收敛值计算[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3期
-
任开瑀1,姚鑫1,周振凯1,2,赵小铭3,李凌婧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中国长江三峡移民工作办公室).结合InSAR与离散元模拟的岩湾山体变形破坏趋势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10期
-
汪友军1,2,胡俊1,刘计洪1,孙倩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融合InSAR和GNSS的三维形变监测:利用方差分量估计的改进SISTEM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10期
-
徐磊1,2,常国宾1,2,高井祥1,2,杨旭1,2(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资源部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附加闭合差约束的BDS频间偏差估计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4期
-
黄正睿1,2,潘淼鑫1,2,陈崇成1,2,李邦训1,2,魏芬娟1,2(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集成LoRa与BDS的应急环境监测数据获取与传输技术[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4期
-
高壮1,何秀凤1,常亮2(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GPT3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4期
-
汪昭义,何晓业,王巍,张海艇,陈义华,陈佳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激光跟踪仪的高精度预准直方法和精度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4期
-
任加新1,2,3,刘万增1,李志林2,李然1,翟曦1(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问题地图”智能检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4期
-
姚明1,温鹏景1,曹淑超1,缪佳宇1,梁军1,魏晓鸽2(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工程学院).大学校园内考虑群组凝聚力的疏散模拟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4期
-
方志祥1,倪雅倩2,黄守倩1(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德软件有限公司).融合Markov与多类机器学习模型的个体出行位置预测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6期
-
陆川伟1,孙群2,赵云鹏2,孙士杰2,马京振2,程绵绵2,李元復2(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道路提取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