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郭交1,2,白清源1,李恒辉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省农业信息感知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基于时变散射特征与CNN 的双极化SAR作物分类[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彭鑫鑫1,张邦杰1,李浩林2,盛佳恋3,江利中3,徐刚1(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基于Hankel 矩阵填充的稀疏孔径ISAR 成像[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富强1,杨威1,陈杰1,郑世超2,楚博策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信息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YOLOv5 的近岸SAR 舰船目标检测方法[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刘艳芳,李春升,杨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深度学习的SAR 图像质量提升方法研究[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陈乃铭,李强,徐伟,王乾同,刘建志,陈鑫玉(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卫星SAR 载荷蓄电池充电器的建模分析与设计[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叶声,苏醒,张天乐,徐显文,张丽娜,欧阳尚荣(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星载高增益毫米波SAR 相控天线阵设计[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冯利鹏1,2,王辉1,2,郑世超1,2,曾朝阳1,2,陈翔1,2(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毫米波空天信息获取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毫米波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FMCW 体制毫米波SAR 实时信号处理方法研究[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刘通1,2,朱文豪1,梅悦旎1,2,陈健1,2,张静1,顾洪汇1,2,高蕾1,2(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空间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小型SAR 卫星用双高特性锂离子电池技术[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王辉1,2,3,付玉龙1,2,3,李金亮1,2,3(上海市毫米波空天信息获取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毫米波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毫米波SAR 卫星未来发展展望[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孙颖1,2,吴思利1,2,王辉1,2(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毫米波空天信息获取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毫米波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一种顺轨干涉SAR 时变平地相位去除方法[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赵强1,2,3,袁英男1,2,3,王辉1,2,3,陈翔1,2,3,郑世超1,2,3(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毫米波空天信息获取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毫米波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FMCW 体制毫米波SAR 星座未来应用方法初探[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吴思利1,2,王辉1,2,肖明喜1,2,郭禹杉1,2,付玉龙1,2(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毫米波空天信息获取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毫米波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脉冲体制毫米波SAR 多通道信号处理方法研究[J].上海航天,2022,第3期
  • 孙修远1,2,王辉1,徐忠扬2,冯利鹏1,王祥传2,潘时龙2(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相推法的空间光载射频链路绝对延时测量[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韩鹏1,李兴龙2,李传江1,智慧1(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多对多”模式下GEO 卫星在轨加注任务规划[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杜盈1,王志诚2,张劲东1,蒋宜林1,尹明月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抗压制干扰的离散相位编码序列设计[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杨竞楠1,2,杨峰1,2,孟琪3,郭明坤1,2,夏广庆1,2(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辽宁省空天飞行器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双幂次趋近律的终端滑模舵机控制器设计[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张震,张昊春,张冬,赵广播(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兆瓦级空间核电源碱金属朗肯循环热电转换系统设计[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马国亮1,杨津浦2,田建辉1,韩兴本1(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环形柔性结构四点悬吊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王尚1,梁子轩2,王平阳1,徐宗琦1,杭观荣2(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空间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碘工质霍尔推力器内部过程数值模拟[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王启生,蒋建平,李庆军,江国期,周铃松(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机器人组装超大型结构的姿-轨-柔耦合动力学仿真[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张宗卫1,2,王钊3,刘志宏2,刘存良4,刘聪1(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天津市振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预旋结构对空间布雷顿循环涡轮盘表面换热特性的影响[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许旭升1,党朝辉2,宋斌1,袁秋帆1,肖余之1(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轨道追逃博弈方法[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彭娜(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基于波段选择的RX 改进算法[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张崇峰1,陈敏花2,3,侯月阳2,3,张文婧2,3(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冗余空间机械臂试探性搜索障碍规避策略[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王访寒,周如好,余薛浩,黄飞,陈海朋(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基于序列凸优化的上面级远程交会轨迹优化[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邓家权1,张芮2,陈博2,张晓杰2,边小龙2,赵征1(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8部队;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快速响应卫星发射场贮存方法[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钟立军,林彬,王杰,甘叔玮,张小虎(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基于双重分类深度学习的低空目标自动检测方法[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刁华飞1,尚晓龙2,王培1,芦雪1(航天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0部队).高轨卫星远程抵近轨道优化研究[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 邢瑞阳,吴启星,翟华(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一种高低轨卫星联合到达时间被动定位技术[J].上海航天,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