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强1,2,王燕1,2,王延云1,2,陶慧笑2(乐山师范学院竹类病虫防控及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复合益生菌协同发酵调味笋工艺探索及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李雨恒,孙晓东,刘润璞,杨灵丝(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自制红曲米中麦角固醇的含量[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张芸1,汪兰2,章蔚2,高琼1,熊光权2,王静3(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基于戊糖片球菌发酵酶解鲫鱼基料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贺羽1,2,李慧1,王帅1,2(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混合菌株发酵白菊薄荷红茶调味醋的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王鑫,任巧,龚燕燕(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海带风味复合调味料的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张可可1,2,席宇1,吴少雄1,弓丽珊2,阴红霞1,刘人聚1,薛梦娟1,张亚然1,刘岩1(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广谱抗菌性能初步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张艳芳1,饶远1,孟广超1,2,王选年1(新乡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NaCl浓度对酱油生产中米曲霉产氨肽酶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乔学彬,王林(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响应面优化麻油兔丁调味配方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姜继平1,2,黄永春1,2,黄承都1,2,杨锋1,2(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响应面优化H2O2-Vc体系对糖汁脱色工艺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石长波,王萌,赵钜阳(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微波复热对软炸里脊方便菜肴品质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王帅1,2,李慧1,贺羽1,2(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混合菌株复合调味发酵牛蒡茶味调味醋的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曾习,潘东潮(武汉商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玉米虾鲊配比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卢芸1,周莹1,刁澎云1,董雪萌2,戴阳军2(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草鱼干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马永强,邓倩,范洪臣,李凤(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省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有机酸的优化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姜华军,魏敏,王妍(威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微波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鱼露中13种元素[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崔丽伟,庄军辉,胡平,舒友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电位滴定法测定香醋中还原糖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王晓婧(山西工商学院).多酚提取物与维生素C对泡菜发酵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王森1,2,黄采姣1,2,徐伟伟1,2,张丽1,2,陈小容1,2(重庆德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重庆火锅调味品及菜品工程技术中心).火锅底料在熬煮过程中浑汤的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10期
-
张郁松(西安武警工程大学装备学院).风味麻辣香菇酱工艺的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章银良1,2,李鑫1,2,蔡亚玲1,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美拉德反应产物与不同防腐剂抑菌性能的对比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何莲1,乔明锋2,蔡雪梅2,易宇文2,王林2,胡金祥2,朱楠1(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烹饪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基于气质联用分析花椒芽炒鸡蛋挥发性风味物质[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袁乐梅1,肖雄峻1,边名鸿2,曾洪1,陈强1,张旭1,杨中元1(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低盐榨菜混菌强化发酵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张军,王建化(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橘皮草莓复合果酱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王新南(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发酵豆制品中生物胺含量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谢跃杰1,韩燕2,许晶冰2,任彦荣1,熊政委1,王强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麻辣火锅底料风味物质及影响其形成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李美玲,王卓琳,黎庆涛,戴宇超,李明星(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焦糖色素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董科1,2,陈宇航1,2,沈丹芸1,2,裴晓方1,2(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水豆豉中高产豆豉纤溶酶的菌株筛选、鉴定及生长性能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满丽莉1,向殿军2(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枯草芽孢杆菌MX-6的特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于江1,2,刘永轩1,于贞1(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鲁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酸对酱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
梅谭,苏伟,母应春(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四种羊肉及其肉脯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