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瑞香,靳凯,马迎梅,陈士超,米艳杰(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额济纳荒漠红砂泌盐特征的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5期
  • 王甜甜1,2,赵学琳1,2,兰艳1,2,朱林1,2,张建斌3(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楠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毛乌素沙地西南缘典型灌丛降雨截留特征[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5期
  • 张起鹏1,2,王建2,吕飞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合作市高寒草甸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5期
  • 常巍1,张则宇1,黄薇1,周燕飞1,高雪芹2,3(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优势特色作物现代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无芒雀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刘纯,王亚东,崔鹏飞,苏德荣(北京林业大学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中心).西北旱区不同灌水下限对紫花苜蓿生长与光合特征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孙晓梵1,张一龙1,李培英1,2,3,孙宗玖1,2,3(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西部干旱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茉莉酸甲酯浸种对狗牙根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白乌云1,2,侯向阳1(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郭阳1,2,贾志斌1,3,张琪1,赵家明4,符旺1,吴孔佳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河套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系;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基于遥感数据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草畜平衡时空动态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王秀华1,王璐1,杨婉君1,潘香逾1,赵岩1,2,姜慧新3,翟桂玉3(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畜牧总站).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紫花苜蓿品质综合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蒋汶桃,苑广源,沈禹颖,杨宪龙(兰州大学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温度和混播比例对红豆草-垂穗披碱草群体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王婷1,焦健2,李朝周1,芝祥红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不同生境芦苇根际土壤性质与根系生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左慧1,尹淑霞1,李亚明2,王铁梅1,朱正辛3,陈亚东3,郭倩倩1(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中心;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干部学校;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黑麦草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乔羽,刘华民,王建,寇欣,曹晓霭,温璐,梁存柱,赵玲,王立新(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典型草原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官能团的动态特征[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张泽1,2,3,孙贺阳1,2,3,李陶珂1,2,3,郑云暖1,2,3,王敏1,2,3,杨劼1,清华1,2,3,包铁军1,2,3(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拆分典型草原群落蒸散组分方法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王树林,刘越,秦文科,王平,侯扶江(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高寒草甸牦牛皮毛种子库大小与组成的模拟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张慧敏1,王建光1,2,王明玖1,2,叶文兴1,黄瑞霞1,张忠婷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修剪高度下草坪草叶片生理及形态指标与土壤含水量回归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王子君,李景环(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蒙古冰草分子核型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4期
  • 孙志强,罗撄宁,熊乙,高润,吴哲,玉柱(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甜高粱作为优质饲草在我国草牧业发展中的潜力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朱国栋1,郭娜1,韩勇军2,吕广一1,王占义1,王成杰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极端干旱对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季波1,2,3,何建龙2,3,杜建明2,3,王占军2,3,谢应忠1,吴旭东2,3,俞鸿千2,3,蒋齐2,3(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不同补播配置模式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郭芳1,李强2(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12个谷子材料在呼和浩特地区饲草产量和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冯冰1,刘志英2,宝音陶格涛2,唐海萍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不同刈割频次对旱作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孙洪仁1,王显国1,穆尼热·买买提2,沙吾列·沙比汗2,杨彩林3,闫朝3,倪兴成3,郝小军3(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陕西省神木市草原工作站).中国三大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曹倩,王显国,张尚雄,刘博文,金美艳,宁亚明(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抗寒锻炼前土壤水分含量对苜蓿抗寒性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王军强,刘彬,常凤,刘若坤(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巴音布鲁克新疆假龙胆适生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王婷1,郭茉苒1,韩鹏1,刘涛1,董建军1,牛建明1,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用高分卫星遥感数据评价紫花苜蓿人工草地返青状况[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胡洁,张桐瑞,孟德惠,刘洋,李莹,拓少硕,李永宏(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典型草原8种优势植物养分回收特征[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 牛学礼1,杨锦玉1,钟梦婷1,李涵1,李可瑶1,邹颖1,章武2(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香根草叶片水提液对重金属胁迫下两种草坪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