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会春(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书院建设在中国:制度与张力[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陈蔚1,田丹2(武汉体育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九所院校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李翔飞1,王坚2,朱晓玲3,曹羽鹤1(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南昌师范学院附中).走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多重困境——生命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曾贱吉(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组织支持感对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组织公平为调节变量[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胡德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刘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经费投入视角下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倪林英1,邓稳根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职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严虹1,曹一鸣2,3(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六国“数与运算”课程内容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曹辉1,李茹莹2(江苏大学教育研究评估中心;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捍卫受教育者的“消极自由”——以赛亚·柏林的价值多元主义教育观及其实现[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杨小芳1,贺武华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四位一体”实践体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周敏(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文心》的儿童本位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赵立军1,李爽1,刘永芳2(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决策框架对教育公平判断、态度的影响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陈昭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非认知因素对我国15岁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影响——基于PISA 2015调查数据[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周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文化研究与都市人生教育学[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熊和平(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雷锋”书包及其教育学意蕴[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4期
-
陈理宣(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论知识教育、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及其整合[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王祈然1,陈曦2,王帅3(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我国校园欺凌事件主要特征与治理对策——基于媒体文本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葛孝亿1,谢小金2(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南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第三方教育评价的法理基础与运行机制——委托代理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刘远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城乡教育共生:一项教育哲学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李依娜,罗生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偏远乡村学校MAPS教学[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李祖祥,吴丹丹,牛小雨(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陆与台湾现行小语教材古诗文选编比较——以苏教版和南一书局版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高素华(苏州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为中介[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朱雪梅,周红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社会经济新浪潮中高职教育的危机与生机[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刘益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外大学治理研究的图谱分析——基于WoS和CNKI数据库的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易森林(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理论实践品格的历史遭遇[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孙启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问题与逻辑[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
蒋敏红(金华教育学院;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实习日记与自我概念:职前小学英语教师的个案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