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朴永光(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民族舞蹈学”建构再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高度(北京舞蹈学院).民族的身体、艺术的表达、科学的训练——纯正身体文化基因探寻与传统舞种专业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史敏1,王雪2(北京舞蹈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飞天长绸技的技法呈现及审美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温柔(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舞蹈对视觉认知的影响及健康与治疗价值的f MRI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岳俊丽(中山大学中文系).《玉树》《霓裳》东传日本考——以表演形态的发展演变为中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李傲翼,廖婧(湖南科技大学).朝鲜半岛剑器舞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于平(文化和旅游部).从《红梅赞》到《石榴花开》——杨威大型舞剧创作述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汪雪,魏文斌(兰州大学).迦陵频伽钹舞源流考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慕羽(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广场舞女性参与者的社会身份议题——从“差序格局”到“公共意识”的建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毛琦(北京师范大学).舞蹈治疗的综述与评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郑亚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南阳汉画像石中舞姿形象的梳理与辨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陈若菡1,罗斯·马丁2(奥克兰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当代广场舞实践的社会语境、混杂性和虚拟参与——一项基于中国广场舞实践者访谈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唐怡,李红菊(北京师范大学).拉班动作教育对视力残障人群的身心干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张延杰.《舞蹈研究杂志》2020年目录精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徐呈瑞(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河南地区中小型汉墓出土乐舞百戏俑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刘冠(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徐州铜山区吕梁山一汉画像石所见乐舞图像解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曹晓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解锁、换挡、重塑——强迫症的舞动治疗探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尤利娅·奥斯特瓦尔德1,马昱2(萨尔茨堡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当代生活的唯一代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里的瑞典芭蕾舞团(1920—1924)[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刘长春(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处).《秦王点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高天(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北京舞蹈学院“十三五”规划成果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约翰娜·赫尔曼1,曲慧佳2(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的现代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都市之一:柏林[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