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楚绿,慕静,韩薇薇(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美国高校校长气候承诺”及对中国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7,第12期
-
胡玥,董永权,杨淼(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邹太龙(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可能走向及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赵必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学生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基于35所本科院校的数据[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蔡忠兵1,2,刘志文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大学).高校慕课建设:现状、问题与走向[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钟琳(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动机调控策略、学业拖延和英语成绩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蔡蕾1,鲁世林2(上海交通大学规划与发展处(改革与发展研究室);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为实体”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三个方向*——基于中美研究型大学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吴南中1,夏海鹰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大数据应用研究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资历框架”的制度功能及其运行体系[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李菲(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美国批判性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改进[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祁占勇,康韩笑(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受教育权视域下高等教育领域司法案件的发展特点及其展望[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袁利平1,高惊生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广州商学院).美国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的三种类型[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齐永芹1,2,邓凡茂3(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对职业成熟度影响研究*——基于“有调节中介模型”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黄文武,徐红,戴雨婷(长江大学教育学院).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方旭1,刘睿2,王零曼3(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经济系;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外混合微硕士项目及其启示*——以马里兰大学学院教学技术教育硕士为例[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李巧伟(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地方音乐研究所).图像时代的大学生审美教育探析[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程肇基(上饶师范学院科研与学科建设处).团体活动:班级育人的重要途径[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韩雪军(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波士顿教师驻校模式:美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向[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戴粦利,蒋达勇(华南师范大学现代大学战略发展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高教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外”之辨*——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丁岩(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评《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吴静寅(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评《声乐教育学》[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范红(吉林体育学院).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评《高等教育学(修订版)》[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孙丽昕(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普林斯顿大学治理的四维框架:架构、制度、运行与沟通[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何炜炜(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对民族民间戏曲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究——评《戏曲视唱练耳教程》[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鲁幽1,周安平2,3,4(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域外汉籍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民国时期现代大学治理模式的移植与本土化——基于《国立大学校条例》的法律表达[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胡雪龙(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寒门家庭参与学校文化的状况——伯恩斯坦学校参与理论的应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郦珲(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探析——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与展望》[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季慧慧,张锐(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文化自觉理论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评《音乐文化修养与赏析》[J].高教探索,2017,第11期
-
辛斐斐1,2,范跃进3(青岛大学商学院;青岛大学生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岛大学党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失序的反思及矫治[J].高教探索,2017,第10期
-
王朋(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生·教师·学习: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路径演变——基于约翰·比格斯的3P教学模型[J].高教探索,2017,第10期
-
陆万权1,宋信强1,2(广东财经大学佛山三水校区党政工作办公室;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研究——以广东某高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7,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