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亓祥波,梁迪,张天瑞,单麟婷(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以基于手机App的“精益生产”课程教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罗晓燕,雷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本科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多元路径构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罗杰·盖格,高筱卉(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院).论美国大学中有组织的研究单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陈玲辉1,靳玉乐2(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工程素养的培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周坚和1,2,秦小云3,李健4(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科技大学教务处;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国家级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张男星1,王新凤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技术变革与高等教育的互构路径及其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张璋1,周新旺2,曾播思3(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基于共生理论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成熟度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许嘉扬1,郭福春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数字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知识图谱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王雯,杨紫怡,张燚,林爱军(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环境工程基础”在信息学科的教学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彭华涛,吴嘉雯,刘勤(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数字赋能视角的全周期创业教育模式与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李志义1,张小钢2,宫文飞2,黎青青2(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策略、框架与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刘坤1,2,刘鑫桥3,李妍4(天津大学教务处;天津大学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数字化下的新工科新形态教学资源——逻辑内涵、要素特征与建设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黄美根,王涛,明梦君,朱一凡(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基于建构主义的工程能力CDIO实践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梅雄杰1,计国君2,3,林宝灯4,5(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实验室).行业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现实挑战与路径突破——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赵军1,任卓瑜2,吴刚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数智化在线交互教育范式视域下职业培训组织样态形塑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陈磊(徐州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成性学习资源在工科教学中的作用和评价——基于教学案例分析和学习者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岳彦龙1,罗江华1,张学军2,焦晨晨2(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论算法教学策略的四个层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李擎1,崔家瑞1,杨旭1,贺威2(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三创”能力强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徐国艳1,余贵珍1,周彬1,王章宇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产教研融合建设研究生人工智能系列课程探索——以自动驾驶方向人工智能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邵剑耀1,屈廖健2(厦门大学;江南大学教育学院).以学术为志:工科硕士生学术热情的影响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叶民,邓勇新,邱鑫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场域理论下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影响因素与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李婷1,张璜1,郑劲松2(福州理工学院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福州理工学院).新工科背景民办高校传统ICT类专业升级改造路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何晋1,2,武志学,郑庆霄2,汪凌锋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面向新兴数字产业的区块链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纪阳(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墨子七知:源自工程创新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模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宋扬1,陈婵2,李拓宇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政策研究室).本科生工程领导力培养模式及开发路径——基于7个案例的扎根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张子法(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影响要素的扎根研究:要素制度化及其组态效应的发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黄莉(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四新”建设下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王宝慧,刘倡,王琪皓,陈圆谜(之江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OBE理念下的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朱露1,唐浩兴2,胡德鑫1,顾佩华3,4,5(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加拿大工程院).工科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评价模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