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金华,闫二虎,狄翀博,陈运灿,刘威,王豪,葛晓宇,程健,黄仁君,孙立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Nb42Ti21Co37包共晶合金定向凝固组织演化规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刘欢1,2,邓偲瀛1,宋鸿武1,张士宏1,郭文斌1,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Zr-4合金板冷轧变形织构演变[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芦志刚,李延伟,姜吉琼,李伟,姚金环(桂林理工大学).不同锂源对高温固相法制备NCM811正极材料储锂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刘涛1,2,张昕1,2,李建2,陈杰2,程星华2,周磊2,喻晓军2,李波1(钢铁研究总院;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烧结钕铁硼中(Al+Cu)含量对晶界扩散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常川川,李菊,李晓红(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航空焊接,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摩擦焊接工艺与装备工程中心).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焊接缺陷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袁帅,贾丽娜,张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Er元素对定向凝固Al-Zn-Mg-Cu-Zr合金微观组织和共晶相形貌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宋致远1,李线绒1,庄昌万1,卫爱丽1,张王刚1,刘一鸣1,2(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省分析科学院).非晶TiO2纳米管形貌对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林金保,巩毅,牟维鹏,许鹏,刘二强,常超(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连续Cf/Al复合材料板双辊铸轧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杨青青,熊惟皓(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Ni-xCr粘结剂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宋肖肖1,周律1,李柯1,任凯旭2,王加余2,王鑫2(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热腐蚀对GH4169高温合金δ相析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韩栋1,赵永庆1,2,曾卫东1,李磊2,张永强2(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基于元胞自动机的TA15板材累积叠轧微观组织预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孙志勇1,刘奋军1,2,陈海燕3(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榆林学院榆林市金属基复合材料与再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相同速度比搅拌摩擦加工对Al-Mg-Si合金搅拌区微观组织演变、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刘珍1,于首明2,刘道新1,史海兰1,何光宇3(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喷丸预处理对Ti6Al4V合金低温等离子体氮化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郝芳1,2,杜予晅2,毛友川1,2,陈军3,辛社伟3,陈海生2,王凯旋2,刘向宏2,冯勇1,2(西北工业大学;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一种典型近α型钛合金绝热剪切带的组织特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赵旭1,梁丹莹1,张聪惠1,2,宋国栋1,王言眸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去合金化制备纳米片阵列和纳米球颗粒多孔锡[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张锋1,张程煜1,赵琬倩2,张瑶1,陈乐2,李玫1,宋鹏程2(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Zr-Sn-Nb合金1000~1250℃蒸汽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王昊,荆鹏,李广忠(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烧结温度对多孔Inconel 625合金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宋若康1,张琳2(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CrMnFeVCu系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种法力1,廖凯2,陈家伟2(徐州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喷丸对面对等离子体材料钨表面强化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雷睿超1,2,操齐高2,郑晶2,王瑞红1,王国耀2(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AgCuZnMn钎焊CuAgZr合金接头的组织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张佃平1,2,李进1,苏少鹏1,李杨1(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纯纳米硅的规模化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康菲菲1,裴洪营1,周文艳1,罗建强2,吴永瑾1,俞建树1,王佳1(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金包银复合键合丝的组织演变及变形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任会兰,申海艇,宁建国(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孔隙率规则多孔钛的变形失效特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苏辉1,楚志兵1,2,薛春1,李玉贵1,马立峰1(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挤压态AZ31镁合金的拉压不对称性及微观组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杨亚倩1,邢炜伟1,陈伟亮2,陈波1,马颖澈1,刘奎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东北大学).K417G高温合金中Mn的存在形式和分布及Mn含量对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颜庆华,徐志凯,卢德宏(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烧结工艺及热挤压对纳米Al2O3p/7075铝基构型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陈何维1,袁波1,王林楠2,杨曦2,朱向东1,宋跃明2,张兴栋1(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羟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氢氧化镁复合涂层镁-钙合金的耐蚀性及骨折修复效果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0期
  • 夏洪勇,董龙龙,霍望图,田宁,周悦,赵盘巢,周廉,张于胜(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离子烧结温度对CoCrCuFeNi高熵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9期
  • 冯名城,李卫,符青云,余森,于振涛(暨南大学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镁合金表面可降解聚合物改性涂层研发及应用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