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福洁1,2,崔鸿娇1,2,韩丙芳3,贺彦玲4,彭文栋5,刘定鑫5,伏兵哲1,2,马红彬1,2(宁夏大学宁夏草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盐池县气象局;宁夏盐池县科技局农牧科学研究所).亏缺灌溉对干旱区两种乡土植物种子生产性能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宋鸽1,2,李晓杰1,2,王全成1,2,吕茂奎1,2,谢锦升1,2,3,贺纪正1,2,3,郑勇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碳源利用能力对模拟氮沉降和干旱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陈历睿1,林佳妮1,沈蓉1,朱广宇1,赖江山2,林敦梅1(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张祥华1,2,秦会艳1,黄颖利1,黄亚楠2,3,乔振华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土壤物理与土地管理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森林固碳量跨期分配及成本[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高军,杨建英,史常青,公博,刘子敬(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密云水库上游油松人工水源涵养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佟艺玟1,陈东升2,冯健3,高慧淋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基于线性分位数混合效应的辽东山区红松冠幅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黄翯宸1,金靖昊1,沈李东1,田茂辉1,刘心1,杨王挺1,胡正华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大气CO2浓度缓增对稻田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过程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石丽红,唐海明,文丽,程凯凯,李超,李微艳,肖小平(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和经济收益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王雪,林超霸,王丹琴,朱雪竹,赵海燕,吕百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PX1的降解芘特性及定殖效能[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徐俊伟1,2,张波3,张崇良1,2,徐宾铎1,2,纪毓鹏1,2,任一平1,4,2,薛莹1,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渔政监督管理站;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研究海州湾六丝钝尾虾虎鱼摄食生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王涛,程珂珂,蔡中华,周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珊瑚共生体中“细菌-虫黄藻-宿主”三角关系的通讯交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张燕1,2,张阿娟1,2,罗如熠1,庞学勇1(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跳虫对氮磷养分响应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王星1,2,杨腾3,毛子昆1,蔺菲1,叶吉1,房帅1,戴冠华1,胡家瑞1,郝占庆4,王绪高1,5,原作强1,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辽宁省陆地生态系统碳中和重点实验室).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叶际真菌群落结构[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谢欢,艾星梅,李宇航,赵财宝,孙媛媛(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中心).睡莲叶脐着生胎芽与叶片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马靖然1,2,王亚楠1,2,常璐1,2,邓娇娇1,周旺明1,于大炮1,王庆伟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冠层光谱组成对红松和蒙古栎幼苗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9期
-
陈瑶1,刘金1,张颖昕1,李佳旸2,李桂菊1(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资源化学与食品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东丽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环境中的黑色微塑料——轮胎磨损颗粒的来源、迁移扩散及环境风险[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邱婧,韩安霞,何春梅,尹秋龙,贾仕宏,罗颖,李晨璐,郝占庆(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秦岭优势乔木锐齿槲栎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关联[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王茜1,2,3,4,穆琪1,2,3,4,罗漫雅1,2,3,4,赵永华1,2,3,4,杨舒媛1,2,3,4,张磊1,2,3,4,瞿植1,2,3,4(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岭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的时空异质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邵坤仲1,2,吕昕培1,2,李佳吕1,2,陈佳1,2,赵玲玉1,2,任伟1,2,张金林1,2(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高等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非生物胁迫适应中的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周怡1,2,焦亮1,2,秦慧君1,2,吴晶晶1,2,车曦晨1,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克隆植物芦苇叶片功能性状对异质环境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杨婷1,2,邢旭光1,2,马孝义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凹凸棒土添加对土壤蒸发及裂缝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周宏轩,濮宏桐,崔璐璐,周凤林,孙婧(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基于视觉指数的城市热环境效应——以徐州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史宇骁1,李阳1,孟翊1,赵志远1,张婷玉1,王栋1,袁琳1,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蓝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989—2020年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郭香瑶,罗颖,尹秋龙,杨治春,贾仕宏,郝占庆(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秦岭皇冠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木层结构与物种多样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韩安霞,邱婧,何春梅,尹秋龙,贾仕宏,罗颖,李晨璐,郝占庆(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秦岭皇冠优势灌木苦糖果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种间关联[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李颖辉,齐贵增,冯荣荣,刘康(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秦岭北麓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董灵波,马榕,田栋元,王涛,刘兆刚(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兴安岭天然林不同演替阶段共优势种种群结构与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
崔成乘1,查同刚1,2,张晓霞3,陈瑜佳1,高连炜1,白凌然1,马子澳1,于洋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北京通州平原生态林空间结构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