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许诗杰,张雅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取食塑料的黄粉虫生命特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盛伟红1,刘文波1,赵晨光1,郭俊杰1,孙博1,陈健2,周毅3,郭世伟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优化施肥对不同轮作系统稻田氨挥发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李丽霞,刘济明,黄小龙,骆畅,熊雪,柳嘉佳,邓明明,李佳(贵州大学林学院).米槁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刘薇祎1,邓华锋1,黄国胜2,王雪军2,张璐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云南松不同区域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代子俊,赵霞,李冠稳,王兴春,庞龙辉(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美合作(青海师范大学&普渡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建模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2000-2015年青海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张淑红,张运峰,范永山(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STK1基因对山梨醇高渗胁迫下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发育的调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张盼娃,张夏玮,于好强,盘林秀,付凤玲,李晚忱(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玉米蛋白磷酸酶2C基因ZmPP2C26两个可变剪接体的功能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张斯颖,骆焱平,胡坚,韩丹丹,王兰英(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阴香内生菌YXG2-3的抑菌活性与生长条件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朱惠君1,唐玉瑾2,张胜平3,张朝红2,李琰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山制药有限公司).葡萄VviSEP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赵翊明,王紫泉,田海霞,和文祥,李道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不同pH下碱性磷酸酶对As(Ⅴ)污染的响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卢金霞1,2,何芳1,冯峰1,管翠萍1,刘军红1,周学章1(宁夏大学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苦参碱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王丽平1,2,姜丽娟1,2,马锋旺1,2,管清美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苹果HYL1基因在干旱中的表达与功能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王新宏1,吴巍1,唐永鹏1,2,龚立尧1,宁利中1(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基于R-V GIUH的临界雨量计算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黄雪玲1,付洁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小麦条锈菌转录因子PsSte12的克隆及生物学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黄海剑1,张宝琴2,1(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PrGV多角体膜蛋白(PEP)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7期
  • 张阿凤1,邵慧芸1,成功1,杜红宇1,张育林1,王旭东1,张艳玲2(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小麦生物质炭对烤烟生长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袁贵琼1,刘芸1,邬静淳1,王萌1,欧阳1,高岚1,任立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秀山县武陵山湿地植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对3类土壤中桑树和水桦生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张建国1,黄财智2,陈永华1,张文辉2(延安市黄龙山林业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枯落物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司金金,辛丹丹,王晓芬,寇莉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干燥方式对红薯叶粉品质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代力强,吴律,董青松,闫鸽,曲静,王丕武(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玉米籽粒长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王明,崔晓宁,孙可可,刘德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诱导条件对新疆野苹果树挥发物释放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张晓东1,2,刘湘南1,赵志鹏2,马彦云2,张勇2,王红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基于Landsat影像的宁夏盐池县植被景观格局变化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魏硕1,徐宸2,王松峰3,汪代斌2,李常军2,江厚龙2,王洪峰2,朱晓伟2,宋朝鹏1(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预凋萎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特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马盼盼,白涛,武连洲,黄强(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黄河源区河川径流短期预测的ANFIS模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刘云柯1,周云横1,卫亚红1,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生物质能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聚乙烯醇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 龚岩岩,贾晓霞,朱倩倩,杨瑛博,刘刚(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气候变化背景下五爪金龙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