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董洁芳1,邓椿2,张仲伍3(运城学院黄河文化生态研究院/运城学院文化旅游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渭河流域PM2.5时空演化及人口暴露风险[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郑箐舟1,何军1,李深智1,邓承之2,吴志鹏2,黄萧霖3,吴瑕4(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气象台;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包头市气象台).重庆地区城郊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杜丹丹1,2,高瑞忠1,2,房丽晶1,谢龙梅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旱区盐湖盆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黄英梅1,2,3,钟松雄3,朱忆雯3,王向琴3,李芳柏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单质硫抑制水稻植株甲基汞累积的效应与机制[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周玉祥1,赵玉1,聂仁东1,丁丁1,郭立华2,周佳峥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华硕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部).下辽河平原土地沙漠化程度及预测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6期
  • 李传福1,朱桃川1,明玉飞1,杨宇轩1,高舒1,董智2,李永强1,焦树英1(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有机肥与脱硫石膏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葛元凯1,2,赵龙龙1,陈劲松1,任彦霓1,李洪忠1(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1983-2020年西南地区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及干旱事件识别[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王超1,2,3,杨倩楠1,2,张池3,刘同旭4,张晓龙1,2,陈静1,2,刘科学1,2(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广东省华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控制与治理重点实验室).丹霞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磷组分特征及其有效性[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王云1,郑西来1,2,3,曹敏4,李磊4,宋晓冉4,林晓宇4,郭凯5(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水文中心;诸城市建筑业发展中心).滨海含水层咸-淡水过渡带反硝化性能与控制因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张钧韦,夏圣洁,陈慧儒,刘艳红(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山西中部城市群景观格局演变对其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杨凯1,2,杨靖睿1,2,曹培培1,2,吕春华1,2,孙文娟1,于凌飞1,邓希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CO2浓度升高下水稻株高、茎蘖与SPAD动态响应及其模拟[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赵鸿彬1,2,3,白雪1,范宇凤1,张晓馥1,张涛1,李淑芬1,3(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高校麦类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短花针茅StbCRY1和StbCRY2基因克隆与表达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寇祝,卿纯,袁昌果,李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西藏东北部热泉水中硫氧化菌的多样性及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陈俊芳1,2,吴宪1,2,刘啸林1,2,刘娟3,杨佳绒1,2,刘宇1,2(华东师范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生物多样性联合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白浮图镇农林中心).不同土壤水分下元素化学计量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塑造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姜永伟1,2,丁振军1,袁俊斌1,张峥1,李杨1,问青春1,王业耀2,3,金小伟3(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主要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翁升恒1,2,张玉琴1,2,姜冬昕2,3,潘卫华1,2,李丽纯1,2,张方敏4(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海峡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森林植被NEP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巫晨煜1,2,许帆帆1,2,魏士博1,2,樊晶晶1,2,3,刘观鹏1,2,王坤3(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渭河流域地表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董智今,张呈春,展秀丽,张维福(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河东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及其下伏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许肖云1,饶芝菡2,蒋红斌3,张巍2,陈超4,杨永安5,胡艳丽5,魏海川3(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遂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遂宁工业园区夏季VOCs污染特征及其对O3、SOA生成潜势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侯晖1,2,颜培轩3,谢沁宓1,2,赵宏亮3,庞丹波1,2,4,陈林1,2,4,李学斌1,2,胡杨1,2,4,梁咏亮5,倪细炉1,2,4(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贺兰山蒙古扁桃灌丛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郝蕾1,翟涌光2,戚文超3,兰穹穹4(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2001-2020年内蒙古植被碳源/碳汇时空动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朱永乐1,汤家喜1,2,谭婷1,李玉1,向彪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氟化工园区周边玉米中全氟/多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5期
  • 胡芳1,2,刘聚涛1,2,温春云1,2,韩柳1,文慧1,2(江西省水利科学院;鄱阳湖流域生态水利技术创新中心).抚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生态状况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赵维彬1,2,唐丽1,王松3,刘玲玲3,王树凤2,肖江2,陈光才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台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两种生物炭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许静1,廖星凯2,甘崎旭2,周茅先1(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基于MSPA与电路理论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姚志鹏1,王锦龙1,毕倩倩1,黄德坤2,于涛2,杜金洲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性技术与环境安全评估实验室).福岛核事故后2011-2012年舟山渔场生物样品中137Cs的分布及剂量评估[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李建辉,党争,陈琳(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学院).黄河几字弯都市圈PM2.5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周沁苑,董全民,王芳草,刘玉祯,冯斌,杨晓霞,俞旸,张春平,曹铨,刘文亭(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重点实验室;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放牧方式对高寒草地瑞香狼毒根际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