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业科学进展》编辑部).《渔业科学进展》投稿须知[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2期
-
姜涛1,杨健1,2,轩中亚2,陈修报1,刘洪波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长江禁渔对鄱阳湖溯河洄游型 刀鲚资源恢复效果初报[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崔广鑫1,2,孙娜1,2,王腾腾2,陈钰臻1,2,韩慧宗2,姜海滨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蜡样芽孢杆菌YB1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肝脏抗氧化酶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张新明1,2,程顺峰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日照市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鹰爪虾形态性状和体重的通径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薛飞,黄凯,宿志健,黄秀芸,庞林星,莫翠琴(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华圆田螺氨基酸、脂肪酸营养价值与重金属安全性评价[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董兰芳1,2,张彩群1,刘家辉1,郑晓利1,童潼1,张琴1,2,王秀华3,杨慧赞4(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免疫力、抗氧化性及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刘胜男1,王善宇1,2,曹荣1,赵玲1,刘淇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江苏海洋大学).不同规格玉筋鱼的营养分析与评价[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薛竣仁1,刘洪波2,姜涛2,陈修报2,唐静1,杨健1,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微化学分析在水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轩中亚1,姜涛2,刘洪波2,陈修报2,胡玉海1,杨健1,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基于耳石微化学分析的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丛旭日1,李秀启1,董贯仓1,王亚楠1,孙鲁峰1,客涵1,杨健2,姜涛2(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基于耳石微化学的黄河垦利段刀鲚生活史初步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王尧,陈晨光,张洁若,高煜杰(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养殖密度对厚颌鲂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肠道抗氧化应激性能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胡伟1,2,吴慧2,袁汉文1,郜卫华1,陈敦学3,郭利伟1,许巧情1(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草鱼褪黑激素受体Mtnr1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孟伟,王琦,牟华,巩雨,申雅雯,孙云霞,张文兵,麦康森(农业农村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饲料棕榈酸/(EPA+DHA)对大黄鱼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毛非凡,陈刚,马骞,周启苓,施钢,黄建盛,邝杰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养殖军曹鱼稚鱼骨骼畸形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骆小英,杨润青,魏东(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蛋白核小球藻浓缩制品低温保藏技术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高威1,戴琴1,张攀1,宋崇阳1,朱杉杉1,赖晓芳1,2,3,高焕1,2,3,阎斌伦1,2,3(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脊尾白虾UCHL5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功能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郝甜甜1,王际英1,潘金敏2,杨辉2,李宝山1,沈钰博3,刘财礼3,王成强1,黄炳山1(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市三维饲料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核糖蛋白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徐鑫1,王蕾1,邱盛尧1,刘淑德2,董秀强2(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基于流刺网调查的海阳近岸口虾蛄渔业生物学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徐婷婷1,滕广亮1,李英瑕1,吴强1,单秀娟1,2,张庆利1,2,金显仕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基于GFM和GAMM模型分析对虾白斑综合征(WSSV)对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生物量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牛明香1,2,王俊1,2,王安东3,陈瑞盛1,张家旭4,赵亚杰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黄河三角洲滩涂贝类栖息地的时空动态遥感监测[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肖雪艳1,2,刘毅2,牛鹏丽1,2,陈欣1,2,冯志华1,王晓敏2,江涛3(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基于围隔实验研究虾夷扇贝与龙须菜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
王硕,张博伦,郭彪,姜涛,陈卫,杨健,高燕,曾祥茜(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海洋牧场技术工程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耳石锶标记识别
放流群体的可行性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