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旻昀1,2,崔容益2,赵星宇2,韩文斌3,黄善仿2,黄彦平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反应堆空泡反应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刘景源,裴士伦,张天爵,殷治国,汪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基于高品质因数波导型缩比例船形腔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秋涵瑞1,2,李俊1,2,王明军1,2,章静1,2,田文喜1,2,苏光辉1,2(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铅铋堆堆芯燃料组件棒束弯曲工况下流动换热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金光远1,2,赵珂欣1,2,王睿1,2,白镜湖1,2,杜利鹏1,2,张文超1,2(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热流科学与核工程实验室).窄矩形通道内环状流周期性携带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梁鑫源1,王毅箴2,郝琛1(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降阶模型的中子扩散特征值问题的不确定性分析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郭俊良,蒋理,高逵,孔焕俊,桂淼,单建强(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高精度子通道程序的棒束临界热流密度机理模型[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连钢1,郭冰1,谌阳平1,苏俊2,李志宏1,何建军2,唐晓东3,崔保群1,孙良亭3,安竹4,柳卫平1,5(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进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赵亚峰,刘志鹏,王成龙,于启帆,苏光辉,秋穗正,田文喜(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起伏对强迫循环下铅铋合金阻力及换热特性影响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李宗坤1,2,范广铭1,2,曾晓波1,2,严一鸣1,2,马富兵1,2(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重点实验室).倾斜棒束通道过冷沸腾传热模型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吴泓宇,闫贺,董玉杰,刁兴中(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对称气隙对涡流限速器阻尼影响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雷华桢1,钟武烨1,姜玮1,赵振华2(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单节热离子燃料元件燃料质量迁移及其对元件性能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武世伏1,张乾2,张晋超1,赵强1(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先进核能理论与应用实验室).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并群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徐鑫铖1,2,聂宁明2,王瑾3,贺新福3,曾艳1,张纪林1,王珏2,万健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基于Burgers向量提取与分析的改进PRD算法在位错环模拟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蒋俊杰1,2,黄畅3,4,魏亚东1,唐彬3,于潜5,周诗慧3,6,蔡小杰3,7,邓强1,8(东莞理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郑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用于中国散裂中子源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6LiF/ZnS(Ag)闪烁屏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张凌义,李潘潇,张胤,王成龙,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双模式热管堆非核原理样机热力特性数值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邵睿智1,曹良志1,李云召1,司峰伟2,杜超2(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钒SPND中瞬发γ电流对堆芯测量的影响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马旭,韩金华,郭刚,陈启明,刘建成,赵树勇,张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家原子能机构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由质子单粒子效应截面预测重离子单粒子效应截面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陈启明,郭刚,韩金华,赵树勇,马旭,张峥,刘建成(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家原子能机构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单粒子效应辐照实验50~500 MeV准单能中子源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涂蒙河,胡勇,张宝亮,刘鑫,李燊,王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AlCrNbSiTi高熵合金涂层对锆合金1200℃下高温蒸汽氧化保护作用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董传江1,2,苟家元1,2,蒲显恩1,2,汤梦琪1,2,吴耀1,2,王雅洁1,2,王鲁丰1,2,陈灵珠1,2,黎皖豪1,2,李俊杰1,2,高婧1,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省退役治理工程实验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运行与应用研究所).空气中氚的液体闪烁法测量条件优化[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李晓英,李云召,邵睿智,徐宁(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输运过程的确定论计算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岳远振,毛国淑,杨磊,丁有钱,马鹏,张生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裂变产物90Rb半衰期测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于莲韵,杨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非均匀加热工况高温平板热管的稳态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8期
  • 雷文明,李京伦,艾宪芸,肖无云,张济鹏,肖雄,张斌,赵玮,王英(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SiPM-GAGG(Ce)探测器γ能谱稳谱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7期
  • 辜峙钘1,2,余红星1,黄代顺1,严明宇1,申亚欧1,张牧昊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铅铋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下铅铋-水相互作用程序开发及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7期
  • 张华,贺诚,常煚,谭盛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掺氧化钆对模拟动力堆高放废液硼硅酸盐玻璃结构和化学稳定性影响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7期
  • 胡田亮,姜夺玉,李达,王立鹏,曹璐,张信一,苏春磊(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快谱小堆堆芯三维瞬态核-热-力耦合计算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7期
  • 谭双1,2,3,刘晓东1,吴昆明2,3,陈琪2,3,万建军1,严杰1,雷勇亮2,3,李鲲2,3,欧阳平宁2,3,黄宏业2,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湖南省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评价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桂北苗儿山矿田天门地区铀矿化及其矿物学特征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