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卫光1,2,3,邹佳成1,2,邓超1,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河海大学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赣江流域多种数据同化方案的径流模拟比较[J].湖泊科学,2023,第3期
  • 蔡璐依1,张灿2,何毓新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洱海表层沉积物中C25高支链类异戊烯烃(HBIs)的特征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指示意义[J].湖泊科学,2023,第3期
  • 范献方1,高帅帅1,2,丁士明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氮铁硫转化细菌的毫米级垂向分布及对氮磷迁移转化的潜在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3期
  • 邵帅1,2,3,4,吴铎2,王涛2,袁子杰2,李友谟2,冯小平1,周爱锋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横断山区贡卡湖记录的晚全新世区域水文变化及其与印度夏季风的联系[J].湖泊科学,2023,第3期
  • 韩豪杰1,2,3,严星1,2,3,赵娣1,2,3,夏永秋1,3,颜晓元1,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基于“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的河流水质变异与等级特征值分析方法[J].湖泊科学,2023,第3期
  • 李冬晴1,2,柯森繁1,2,许家炜3,焦易林1,2,白天翔1,2,成必新4,陶宇5,王永猛5,石小涛1,2,孙干6(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大学湖北省鱼类过坝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金沙江下游支流黑水河松新电站幼鱼下行过坝研究[J].湖泊科学,2023,第3期
  • 杨小龙1,刘莉华2,毕永红3,王洵1,董薇1,邓自发1,王寿兵4(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思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蓝藻光合氮同化的特征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2023,第3期
  • 许全喜1,董炳江2,袁晶2,朱玲玲2(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特征及其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孙兴1,蒋小明1,宋高飞2,郑鹏1,张昆1,高海鹏3,窦筱艳3,艾雪3(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青海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因子[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杨志1,龚云1,胡挺2,朱其广1,金瑶1,曹俊1,唐会元1,徐薇1,陈小娟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库区涪陵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的早期资源及其对水文和水温特征的响应[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林莉1,2,董磊1,2,潘雄1,2,杨文俊3(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科学院院长办公室).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特征[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江维薇,杨楠,肖衡林(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与西南库区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及群落构建比较[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周建银1,2,高菲3,元媛1,2,黄仁勇1,2,闫霞1,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长江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三峡水库运行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的径流过程变化[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苏新然,于潘,尤庆敏,庞婉婷,王全喜(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生态评价[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张志永1,向林2,万成炎1,史方1,张道熙1,郑志伟1,朱稳1,许盼1,袁玉洁1,朱利明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三峡水库消落区植物群落演变趋势及优势植物适应策略[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朱智杰1,陈默1,薛思敏1,周仕伟1,焦一滢2,田小方2(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氮和磷是影响三峡库区香溪河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张琦1,2,陈宇琛1,林育青1,陈求稳1,张建云3,丁珏1,马宏海1,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澜沧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袁晶1,许全喜2,董炳江1,王涛3,杨成刚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利委员会规计局;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近20年来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及其对库区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温舒珂1,2,彭凯1,龚志军1,2,3,秦伯强1,2,蔡永久1,2,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近40年来太湖梅梁湾底栖动物群落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濮梦圆1,2,徐锦前1,2,胡恺源2,彭凯2,龚志军2,3,蔡永久2,3,项贤领1,3(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洪泽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驱动因素[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高宇,任实,王海,吕超楠,赵汗青(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高洪水期入库水沙特性[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李姗泽1,王雨春1,张家晖1,2,赵建伟2,温洁1,包宇飞1,陈铭1,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三峡消落带土壤-植物-微生物作用下的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龙良红1,2,黄宇擘2,徐慧1,2,纪道斌1,2,赵星星1,崔玉洁1,杨正健1,2,刘德富3(三峡大学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近20年来三峡水库水动力特性及其水环境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何孟奇1,2,闪锟2,王兰3,4,杨柳2,李哲2,尚明生2(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库水环境重点实验室;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基于非线性时序分析的三峡支流浮游植物因果响应[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杨云平1,周良平2,张华庆1,冯小香1,朱玲玲3,刘万利1,李明4,王建军1(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文局;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河段分汇段航道水深资源及碍航驱动机制[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周美蓉,夏军强,邓珊珊,毛禹(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河床调整沿程变化特点[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焦易林1,2,石小涛1,2,许家炜3,李冬晴2,白天翔2,陶宇4,王永猛4,孙干5,朱冬舟6,柯森繁1,2(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湖北省鱼类过坝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建工;上海勘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沙江支流黑水河松新电站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过坝后上溯行为[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 欧阳常悦,秦宇,刘臻,梁越(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环境水利工程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气界面CO2、CH4扩散通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三峡水库为例[J].湖泊科学,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