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庆1,屈杰1,王汀1,马汀山1,居文平1,李军2(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轮缘间隙出流对下游动叶端壁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刘坤朋,魏博,陈丽娟,王建江,李建,刘江山(新疆大学煤炭清洁转化与化工过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低负荷烟气再循环对煤粉锅炉燃烧及NOx排放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刘伟珣1,杨建刚1,沈德明2,3(东南大学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热工过程智能控制重点试验室).轴系对中偏差对单支撑轴系振动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动力工程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邬长乐1,陈二云1,杨爱玲1,李国平2(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仿生叶片在离心风机上应用的数值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胡璇1,李春1,2,叶柯华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风力机齿轮箱振动信号分解方法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顾文波1,2,李雨桐1,陈益明1,谢思佳1,马涛2(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公共机构建筑多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曾娜梅1,霍志红1,许昌1,邓智文2,靳志杰1(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基于改进HHT的分钟级超短期风速预测[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梅勇1,李霄1,胡在春2,姚惠2,刘达3(国家电投集团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基于风电机组控制原理的风功率数据识别与清洗方法[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杨延锋1,2,姜根山2,于淼1(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强声波作用下煤粉颗粒的振荡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李博帅1,朱明1,鲁金涛2,徐雅欣3,党莹樱2,张慧慧1(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清洁高效火力发电技术研发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焊后热处理及长时热暴露对HT700高温合金摩擦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陈凯,杨茉(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燃烧器对冲布置锅炉的非对称流动及非线性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范雪飞,蒋俊,刘网扣,朱志劼,王思远(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进气温度调节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优化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李易蓉,杨茉,张政(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椭圆管束层流尾迹的流动过渡和分岔[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郭赉佳1,韩朝兵2,陆炳光3,张汉贤1,黄素华2,王健2(上海漕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基于余热利用的燃气轮机进气暖风技术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动力工程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金江涛1,许子非1,李春1,2,缪维跑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李丰泽,马素霞(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基于动态论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李斌1,陈吉玲1,李晨昕1,陈海生2,纪律2(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的耦合方案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陈梦东1,徐桂芝1,胡晓1,邓占锋1,廖志荣2(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超临界压缩空气堆积床蓄冷罐循环性能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王智,刘亚丽,匡轩毅(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临界二氧化碳单级轴流透平变工况特性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滕达,李昂,李铁林,安连锁,沈国清(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基于无机多孔膜气体分离的燃煤机组烟气脱水传质特性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蔡雨阳1,2,刘敦禹1,2,李伟1,2,金晶1,2,许开龙1,2(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基于不同吸收剂高压联合脱除NO和SO2的实验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许泽玮1,杨建刚1,沈德明2,3(东南大学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热工过程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热应力引发的轴颈中心位置测量误差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马双忱1,樊帅军1,张晖2,徐昉1,郭逍2,刘道宽1,樊锐敏1,陈永新1,范彬彬1(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国电南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燃煤电厂白泥脱硫密度模型研究及应用[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杨啊涛1,2,郭雄1,2,李海松1,2,史卫杰1,2,陶飞1,2,王海洋1,2,张琼元1,2,杨照宏1,2(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燃气轮机叶片热裂缺陷的应力形成及演化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郑少雄1,陈康1,范刚1,陈克难2,高超2,戴义平1(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叶轮机械研究所;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抽汽式汽轮机解耦控制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葛磊,卢星,丁多亮(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核主泵转速传感器抗震反应谱试验的实现方法[J].动力工程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