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楠,叶学民,杨天康,李春曦(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齿形襟翼结构尾缘轴流风机性能仿真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贺碰1,2,张靖煊1,黄伟光1,2,3(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容积法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负荷调控策略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任智彬1,2,黄河1,2,高佳徐1,2,赵明1,2(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三维套管式加肋相变蓄热单元的传热特性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周港宝1,卞双1,陈震宇1,陈正宗2,包汉生2,张乃强1(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先进超超临界机组用Inconel 617与C-HRA-2合金高温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熊得杨,亢银虎,高新,王泉海,卢啸风(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化学爆炸模式分析方法的二甲醚对冲扩散火焰中NOx排放机理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李银龙1,杨冬1,李维成2,邓启刚2,周旭2,鲁佳易2,周棋2(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清洁燃烧与烟气净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失电事故下受热面安全性分析及紧急补水泵选型[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康志忠1,张鑫1,丁先2,赵虎军3,孙哲3(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电龙源蓝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掺混LNG的煤粉气流气相燃烧过程中NO生成机理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闫阳天1,李春1,2,缪维跑1,岳敏楠1,牛凯伦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机多场平台构建及地震动力学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匡江红1,余斌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热力管道热胀应力范围按不同标准计算的差异性探讨[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动力工程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5期
-
刘铸1,宋建成1,马素霞1,刘嘉乐1,赵明2,任彪2(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国锦煤电有限公司).2×300 MW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供热控制策略研发[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薛小军,侯智华,张红昌,徐钢,陈衡,陈宏刚(华北电力大学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背景下燃气热电联产与地源热泵耦合替代燃气锅炉供热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王渊博1,李根1,李春1,2,刘青松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与传热重点实验室).风力机变桨故障叶片双向强流固耦合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李鹏1,2,胡庆亚1,韩中合1,2(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低碳高效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不同工质和蓄热介质下AA-CAES三联产系统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郭万贵1,吕为智2(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疆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准东煤燃烧过程中钙硅镁分子动力学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周亚星1,胡劲逸2,杨建国1,王静毅2,陈章伟2,翁格丰2,谢晓强1,赵虹1(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中速磨煤机一次风格栅式冷热风均匀混合技术[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赵伟萍,吕玉坤,阎维平(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污秽颗粒在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的沉积机理及组件积灰特性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洪迪昆1,雷鸣1,翟晓明1,郭欣2(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ReaxFF MD方法的煤焦增压富氧燃烧模拟[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姜锦涛,李春曦,董志坚,叶学民(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太阳能辅助燃煤碳捕集发电机组的变工况热力性能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卫治廷1,张敏2,周兴野2,李培1,盛德仁1,李蔚1(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中电投东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黏菌算法的热电联产机组负荷优化分配[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董伟,许继东,刘双白,司派友(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燃煤电站两种烟气余热利用方式的对比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贺庆1,常大伟2,张俊礼2,郑文广3,陈琪1,王仕彬1,雷志恒1,农居贵1(华电南宁新能源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系统区间负荷调度策略优化[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牛擎宇,关欣,宋子晔,秦陶(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2热泵系统仿真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王智,陶鸿俊,张玲(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冷热电联供系统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运行方法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李慧君,蒋长辉,范伟,王庆五(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变热源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综合性能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张卫风,王璐璐,王秋华(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Ca(OH)2化学解吸固定TEA富液中的CO2[J].动力工程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