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元恺1,王飞1,2,郭树江1,3,杨雪梅1,张卫星1,张晓娟1,韩福贵1,2,张裕年1,2(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年代梭梭同化枝δ13C值与解剖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本刊编辑部.《西北林学院学报》征稿简则[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佳楠1,2,张志2(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基于Markov-PLUS模型的柴北缘土地利用变化及模拟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金荷仙1,何格2,黄琴诗3,2(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社会公平视角下的杭州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马薛骑,裘鸿菲,张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景观结构要素与色彩因子对滨水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 ——以武汉东湖磨山景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刘闵豪1,谭斌2,杨勇智1,辜云杰1,肖兴翠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邻水县万峰山国有林场).桢楠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桑巴叶1,2,阿通古丽·买买提3,陈启民1,2(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精河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不同带距防护林网及林网中不同植被防风效能的风洞模拟[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赵宏亮1,2,程昊1,2,谢沁宓2,侯晖2,倪细炉2,3(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旱区6种灌木抗旱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的筛选[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郭晖1,金振锐2,周君丽2,王晓冰2,庄静静2(新乡学院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铅、镉单—及复合污染对3种观赏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积累特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雨1,杨光1,韩雪莹1,刘峰1,白翠霞2(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乌审旗土地利用时空动态演变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陈建坤,牟凤云,陈林,田甜(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重庆市三生空间时空格局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叶振城1,王杰1,刘国彬1,2,张超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近20年来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吴胜义1,2,张方圆1,2,王飞1,2,林双福1,2,刘强生1,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基于DEM数据分析川西云杉林与高山柏林空间分布特征 ——以石渠县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吕旭昕1,窦洛文2,落昊飞1,白骅1(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绿视率与NDVI值相结合的道路空间绿量可视性研究 ——以沣东新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马步东,黄海霞,陆刚,周晓瑾,张君霞(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土壤干旱过程对裸果木荧光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陈家硕,荣立苹,高玉福,钱东霞,马艾冰,黄昭翰,吴冰晨(延边大学农学院).不同遮荫环境的温湿效应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李应果,杨洁(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基于阈值分割的单板穿孔缺陷识别算法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杨杰,杜雅雯,李懿鑫,戴远浩,刘国元,陈艳红,张健(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通市观赏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淹水对13种乔木柳插条表型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丁文胜1,刘佳宾1,袁龙飞1,许清风2,于明昊1,向家良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工程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正交胶合木滚动剪切性能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张建龙,黎建强,彭邦晓,李壮,邢学霞,赵彬阳,宋灯辉(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滇中高原云南松林枯落物凋落动态及化学计量特征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冬莉1,刘芸杉1,2,孟森1,卞展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杨树MADS转录因子SVL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冯万富1,2,申明海1,2,单燕祥1,2,沈新志3,张建设1,2,李月凤1,2(河南省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鸡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河南省信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鸡公山林区PM2.5污染与气象因子全年时尺度相关性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陈云1,2,周翔宇2,肖汉文2,朱军杰2,黄卫昌2,彭东辉1(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城市园艺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5种鼠尾草属植物的耐湿热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杨彬,郝清玉(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动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半干旱区和湿润区木麻黄海防林凋落物、土壤主要养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杨羽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决策分析 ——基于7省农户专项调查数据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胡秉芬1,李广宇1,孟亚雄2,刘荟3,陈翠莲1,马玮1,张广忠1,张正振3(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平川区林业局).甘肃黄河沿岸39份枣品种亲缘关系的SSR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田湘云,张超,陈棋,史小蓉,王妍(西南林业大学).滇东南石漠化地区地形起伏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