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磊1,2,3,周艳波1,3,马胜伟1,3,黄应邦1,3,高丽鹏1,3,杜国昱1,2,3,吴洽儿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南海伏季休渔期秩序评估体系指标权重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刘洋1,石永闯2,花传祥3,朱清澄3,王晓栋3,孟令文3(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基于权重分析和GAM模型的秋刀鱼舷提网作业性能影响因素[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蒋刚1,戴颖1,张亚1,黄旭雄1,2,3,朱永明1(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温度对日本沼虾幼体发育及成体繁殖性能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杨志刚1,2,3,赵雪健1,2,3,成永旭1,2,3(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镉和低pH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应答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高世科1,陈岱1,孙习武2,范旸辰1,张硕1,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通州湾渔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投饵频次、规格大小、光照时间和强度对海蜇碟状体生长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申利亚1,2,赵丹1,2,马婕1,2,牛文卉1,2,陈立婧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青草沙水库生态护坡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钟逸云1,2,郜晓峰1,2,邢浩1,2,刘炜1,2,常佳楠1,2,张建琳1,2,何培民1,2,3,孙彬1,2,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型海藻对海水水族箱生态微宇宙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育媚1,2,廖永冠1,2,鲍宝龙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甲基异茨醇对斑马鱼氧化磷酸化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贾若南1,林枫1,许强华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低氧胁迫下斑马鱼鳃中核糖体蛋白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晓雪1,2,吴楚楠1,2,陈阿琴1,2,吕为群1,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离体斑马鱼卵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文娟1,2,杨婧漪1,冯上乐1,李雪男1,陈一格1,申晓雅1,白志毅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三角帆蚌珍珠囊形成相关免疫因子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徐嘉波,刘永士,施永海,袁新程,王建军,刘建忠(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淡水集中连片池塘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综合水质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孙雪娜1,2,冯广朋1,2,3,刘鉴毅1,2,3,王妤2,3,庄平1,2,3,余焱方1,2,邹雄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盐度对金钱鱼幼鱼存活、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念,陈露珠,安鑫,汪之和(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3种虾壳中虾青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孔凡宏,沙媛媛,李姗姗,朱伟平(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洋垃圾合作治理的模式选择[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淼娣1,2,王雪辉2,3,杜飞雁2,4,孙典荣2,3,王跃中2,3,陈新军1,邱永松2,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LBB方法估算北部湾竹?鱼种群参数[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龚彩霞1,陈新军1,2,3,高峰1,2,3,余为1,2,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补充量预测[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张春玲,蒋逸,王冰洋,王丹阳,胡松(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随附鱼群区域温度垂直结构的构建与初步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朱佳志1,2,郭文韬1,2,黄安阳1,2,郜星晨1,2,姜伟1,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三峡船闸上下引航道鱼类空间分布特征[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黄小双1,孙翁杰2,王静峰3,孔祥洪1,4,刘必林1,4,5,6,陈新军1,4,5,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仿生鱿鱼俯仰姿态下水动力学数值模拟[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萍1,张丽珍1,2,陈雷雷1,2,刘单寒1(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上海海洋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CFD的虾塘投饵船浮态及稳性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俊,朱逸凡,陈雷雷,胡庆松(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蟹塘双体投饵船行驶阻力分析及船型优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韦永春1,2,3,程顺2,贾永义2,迟美丽2,刘士力2,郑建波2,李飞2,刘一诺2,顾志敏1,2,3(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亚硝酸盐对越冬红螯螯虾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翟万营1,2,汪倩1,2,王佳华3,陈良标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南极中山站附近海水微生物多样性和宏基因组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黄洁丽1,胡芬2,宋小晶2,陈渊戈2,钟俊生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矛尾虾虎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观察[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尽文1,2,黄娟1,2,姜万钧1,2,纪莹璐1,2,王波3,张建柏4,林森1,2(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日照近岸海域冬夏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彭久赞1,2,王丽卿1,2,王奕君1,2,徐夏吟1,2,王庭悦1,2,季高华1,2(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鱼类视觉胁迫与利它素对大型溞生长繁殖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张军旺1,2,谢骏1,3,李志斐1,3,王广军1,3,张晓可4,张凯1,3,刘阳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广东省水产养殖污染修复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大学水生生物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鲥鯸淀不同沉水植被盖度下夏秋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变化规律[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龚雅婷1,傅建军2,朱文彬2,张林兵3,王兰梅2,强俊2,郜灿3,胡桂飞4,洪斌4,董在杰1,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铜陵市义安区水产管理站).大口黑鲈2群体双列杂交子代的生长比较及通径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纪莹璐1,2,王尽文1,2,张乃星1,2,孙滨1,2,宿凯1,2,王智3(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日照市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