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建霞,周 怡,信召哲,赵 丹,肖金花,黄大卫(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所).传粉和非传粉榕小蜂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差异[J].昆虫学报,2021,第4期
  • 杨孟可,刘赛,乔海莉,郭昆,徐荣,徐常青,陈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致瘿昆虫对寄主植物生理和代谢的影响[J].昆虫学报,2021,第4期
  • 王露,魏博帆,李苗苗,李晓哲,王博,阚云超,乔惠丽(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植物乳杆菌、苹果醋酸杆菌和酿酒酵母三种微生物对黑腹果蝇行为和发育的影响[J].昆虫学报,2021,第4期
  • 魏洪媛,丰国蕊,许鑫,邵淑霞,陈晓鸣,杨子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角倍蚜各虫态蜡腺的分布与结构[J].昆虫学报,2021,第4期
  • 杨超霞1,闫艺1,张方梅2,朱勋1,张云慧1,李祥瑞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信阳农林学院).麦长管蚜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J].昆虫学报,2021,第4期
  • 於卫东1,2,刘永康1,罗雨嘉1,黄镇2,周泰2,叶林2,唐斌1,王世贵1(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鼎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沉默类胰岛素多肽(Ilp)基因对褐飞虱翅和卵巢发育及海藻糖代谢的影响[J].昆虫学报,2021,第4期
  • 唐昊,王明珺,杨晓雯,伍敏,罗文,罗朝兵(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足大竹象消化道不同分段菌群异质性及竹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J].昆虫学报,2021,第4期
  • 袁德成.本期重点推介[J].昆虫学报,2021,第4期
  • 丁天波,周雪,杨楠,杨炀,唐瑶,褚栋(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ToCV单独侵染和TYLCV&ToCV复合侵染番茄植株上烟粉虱寄主适应性及寄主植物 营养成分含量和防御反应变化[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陈萍,刘欢,侯茂林(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寄主种群适合度 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黄海艺1,赵月明1,武晓亮2,陈珍珍1,许永玉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外源保幼激素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的影响[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刘洪锷1,汪丽枝1,刘祖莲2,衣玫妍1,冯启理1,黄勇平2,相辉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广东省昆虫发育生物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昆虫发育调控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利用CRISPR/Cas9双元转基因体系探究家蚕配子生成素结合蛋白基因Bmggnbp2的功能[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肖庄婷,王德森,何余容(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生物防治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荔赤眼蜂在中国野外首次发现及其 体内Wolbachia的检测[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王莉,程明明,傅云梅,方云洪,魏志堂,成禄艳,雷双,丁莉莉,于士将,丛林,冉春(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巴氏新小绥螨毒死蜱抗性选育及生物学特性[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杜宇1,蒋海宾1,王杰1,范小雪1,王秀娜2,3,冯睿蓉1,张文德1,隆琦1,熊翠玲1,郑燕珍1,4,陈大福1,4,郭睿1,4(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病原真菌与真菌毒素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蜂产品加工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蜜蜂球囊菌菌丝和孢子中全长转录本的差异表达分析[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李飞,易金玉,刘玉娣,侯茂林(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白背飞虱若虫和雄雌成虫唾液腺蛋白鉴定[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肖蓉1,2,王兴红1,2,李雄伟1,2,刘惠惠1,2,鲁盛平1,2,侯有明1,2,石章红1,2(福建农林大学闽台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省昆虫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在维持红棕象甲肠道菌群稳态中的作用[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郭洪刚,魏春花,张民照,覃晓春,杜艳丽(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桃蛀螟气味结合蛋白CpunOBP3和CpunOBP4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配体结合特性分析[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陈秋应1,2,杨喜1,2,游东蕊1,2,杨沐1,2,徐志峰1,2,肖伟1,2(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及害虫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桃蛀螟性信息素结合蛋白CpunPBP3的表达模式及性信息素结合特性[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雷丹,闫振天,张肖肖,陈斌(重庆师范大学昆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华按蚊OCT家族基因的多样性及序列特征[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张冰,邱礽,阚云超(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昆虫生物反应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中英南阳洛桑昆虫生物学联合实验室).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在家蚕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动态分布[J].昆虫学报,2021,第3期
  • 刘欢,张勇,陈巨莲(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贪夜蛾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取食选择性和适应性及其与叶片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J].昆虫学报,2021,第2期
  • 刘静雅,李卓苗,李保平,孟玲(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异色瓢虫对与本土蚜虫共存的外来扶桑绵粉蚧的搜寻和捕食行为[J].昆虫学报,2021,第2期
  • 杨婕1,2,3,谢苗1,2,3,4,徐雪娇1,2,3,白建林1,2,3,尤民生1,2,3(福建农林大学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miRNA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21,第2期
  • 李可琢,冯淑军,赵艳丽,段立清(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褐带蚜小蜂成虫生物学特性[J].昆虫学报,2021,第2期
  • 林美珍1,2,杨广1,2,王珍燕1,尤民生1,2(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粒体脱落有助于茶小绿叶蝉成虫逃离蜘蛛网[J].昆虫学报,2021,第2期
  • 胡晓汉1,田素芬1,李亚勍1,林硕2,3,陈艺欣2,3,魏辉2,3,顾晓军1,2,黄劲飞1,2,王曦莹1,李志华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福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RNAi抑制小菜蛾Br-Z2/3基因对下游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及化蛹的影响[J].昆虫学报,2021,第2期
  • 杨曦,陈鹏,蒋霞,潘敏慧,鲁成(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蚕桑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昆虫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