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楚,倪桓(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女性身体意象与社交媒体信息过滤关系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汪文新,刘晓彩,余悦,刘明强(汕头大学法学院/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心理契约视角下研究生导学关系异化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林苗(汕头大学文学院).“零度写作”在新写实小说中的阐释变异[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成军,方明,王肖肖(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为何有米难为炊?——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三阶段Malmquist模型[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叶庆兵(山东大学文学院).盘古神话的本土文化渊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计蕾(中国现代文学馆).最是诚恳一书生 ——怀念吴福辉老师[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崔金丽(中国艺术研究院).青石存语记 ——回忆吴福辉先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刘涛(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吴福辉书简两通释读[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闫欢(温州商学院).美德传播的发展历程与逻辑理路[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杨雯清,李泳霖(汕头大学).中国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的检视与完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浦永(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几个着力点[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林绮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移居、语言与融合:马来西亚潮州人之语言变迁探讨[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李玲1,张晶2,余小梅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云南澜湄国际卫视频道).讲好中国农业故事 ——《中国农场》对外传播的心理策略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曹琼,熊金才(汕头大学).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障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叶蕾(汕头大学文学院).从《钱锺书选唐诗》看钱锺书的唐诗观[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刘之源,陈锐,安紫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理性认知抑或情感触动 ——疫情信息接收者的反应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田钝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平安中国建设:挑战与因应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实践的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钱瑞帆(深圳育才二中).近代潮音戏剧本互鉴问题初探[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崔雪茹(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从《清平乐》看儒家文化的影响[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沈文秀(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身体:魏晋审美领域的新视野 ——从先秦、秦汉与魏晋的身体观念比较谈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师存勋(琼台师范学院中文系).试论《热河日记》对唐宋时期中国岭南的书写[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梁强,林锦丹,宋丽红,董香灵,张明浩(汕头大学商学院).家庭支持与女性创业机会开发的关系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沈佳燕(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论人格权侵害禁令的程序定位及适用规则[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龚险峰1,尤可可2(广州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公共危机下中国海外留学生自我传播与心理建设研究 ——基于新冠疫情下中国海外留学生群体的访谈[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