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史忠生1,薛罗1,马轮1,陈彬滔1,王磊1,庞文珠2,史江龙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Melut盆地北部远源油藏类型、特征及勘探启示[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5期
  • (《地质科技通报》编辑部).《地质科技情报》更名为《地质科技通报》的启事[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5期
  • 王伟1,宋渊娟2,黄静3,李亚辉1,陈朝兵4,朱玉双5(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利用高压压汞实验研究致密砂岩孔喉结构分形特征[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覃瀚萱1,桂蕾1,余玉婷1,李登华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基于滑坡灾害预警分级的应急处置措施[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刘彦锋,张文彪,段太忠,廉培庆,李蒙,赵华伟(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深度学习油气藏地质建模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唐军峰1,唐雪梅1,肖鹏2,王航2,李佳武2(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库水位升降与降雨作用下大型滑坡体渗流稳定性分析[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廖启鹏1,2,3,许红梅1,4,刘欣冉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景观学系;巴塞罗那大学;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面向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的矿业废弃地再生研究:以大冶为例[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陈少伟1,2,刘建章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含油气盆地微观裂缝脉体期次、成因与流体演化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仝德富1,谭飞1,苏爱军2,宋洪斌3,鲁志春1,于锦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重庆市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基于多源数据的谭家湾滑坡变形机制及稳定性评价[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周成胶1,2,张刚阳1,2,3,4,张丁川1,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西藏华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铼金属矿床类型、元素赋存形式和富集机制[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汪新光,张冲,张辉,杨朝强,彭小东,赵楠,王磊(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基于微观孔隙结构的低渗透砂岩储层分类评价[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李智1,叶加仁1,曹强1,余汉文1,张威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独贵加汗区带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文广超1,苏林雪1,谢洪波1,陈红旗2,徐招峰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5·12”汶川地震前后四川省主要地质灾害时空发育规律[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 张杰豪,胡新丽,徐楚,牛李飞,杨登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抗滑桩受力特征[J].地质科技通报,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