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启锦,王明东,周莉(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国际化T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22,第18期
-
路晓丽1,王一涛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苏州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企业大学的价值内涵、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第18期
-
王新华(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校企“双元”育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18期
-
宋亚峰(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融通与贯通: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模式与治理方略[J].教育与职业,2022,第18期
-
魏小英,李珊,雍军(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动力支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吴燕1,曾绍玮2(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的价值、难点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梅乐堂(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卢琛1,2,吴超3(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数码互动娱乐专业委员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产教深度融合命运共同体视野下高水平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李阳1,闫静2(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谭见君(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院校“三维度四策略”劳动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顾佳滨1,王兴2(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职业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发展规划处).科赛冲突理论视角下民办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郭高萍1,王志明2(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生态学视域下增强专业群适应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蔡蔚1,印凯2,3(常熟理工学院中美学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型高校国际产业学院建设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丁翠娟(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西南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价值、表征及路向选择[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李忠(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深层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沈欣忆1,刘亚品2,徐亚楠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基于社会空间理论的终身学习体系变革和发展[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朱龙博(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赋能终身学习力发展:个人学习账户的意涵嬗变与未来出路[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陈传韵1,石伟平2(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基于世赛项目设计原理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康霞1,田梅荣2(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职业教育公共外语课程“微思政”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朱山立,韩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类型教育视野下中职学生学业评价的类型意蕴与革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胡玉玲,李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优化与价值导向 ——基于新职业教育法的审视[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富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服务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2,第17期
-
梁海兰,赵聪,李焱(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第16期
-
朱少义(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1+X证书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建设指向和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22,第16期
-
郑义,金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16期
-
赵国锋,王仙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教育服务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第16期
-
郑玥,瞿才新(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第16期
-
许媚,彭莹,郎璐米(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五育”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2,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