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户晓坤(中山大学哲学系).生产社会化的辩证逻辑及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列宁的思想遗产在21世纪[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2期
  •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经验视域下的坚持中国道路[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2期
  • 杨凤城1,2,肖政军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多维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2期
  • 张林(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媒体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情景演变与策略选择[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2期
  • 邱海平(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所有制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2期
  • 逄锦聚1,2,3,4,赵春玲5(“2011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的辉煌成就和伟大意义——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2期
  • 石云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刘儒,李超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时代价值和剩余价值源泉再认识[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胡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劳动过程的制度优势——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杨德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理论体系构建的历程、要求和尝试[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宇文利(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赵冶(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简单说明”到系统“灌输”:列宁“灌输论”形成分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刘秀萍(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各种“非科学”形态的批判——基于《共产党宣言》的考察[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黄岭峻1,徐婷婷2(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十月革命前列宁塑构工人阶级意识的实践路径与价值意蕴[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冯凌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 刘书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新要点分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