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晖(暨南大学人文学院).以赋构事,以仁为核,“章回”新用 ——评何志汉的长篇小说《赋圣宋玉》[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王本朝(西南大学文学院).巴山渝水诗无尽:重庆长江的诗词想象及其美学特征[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赵黎明(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循环剧或“楚人”宿命史 ——何志汉小说《赋圣宋玉》阅读札记[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郭佳音(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元·对称·装置化:赖赛飞散文的地方性呈现[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钟鸿璟(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复返结构下的原点意识 ——评何志汉《赋圣宋玉》[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胡德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论古远清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江少川(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远清学术研究的前沿性 ——以《古远清选集》为例[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王姝(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王寒散文的地方风物书写研究[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远清文学研究的开拓性、实现路径及其动因[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乡土中国文化重建的审美新探索 ——读张丽军新著《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
李松(武汉大学文学院).主持人语[J].长江文艺评论,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