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哲声(苏州大学文学院).价值与意义:对中国武侠小说的几点思考[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姜振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科幻是一种类型吗? ——“第二世界”的基因漂变与文化新创[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刘川鄂(湖北大学文学院).乱世苍凉,苍凉乱世 ——张爱玲涉战题材作品中的人性审视[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李洱(中国现代文学馆).文学碎语[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黄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换一种方式延续思考的表达[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谢尚发(上海大学文学院).重审文学的使命及其伦理 ——以黄灯《我的二本学生》为话题[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黄菲菂(长沙学院).历史文化维度中的城市传记与近现代史书写 ——以《广州传》为中心论及叶曙明的非虚构写作[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郭小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乡村叙事的现代性呈现 ——河流、祠堂和洼地的文学札记[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辛捷璐1,杨经建2(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风格如人,个性纷呈 ——苏童、叶兆言小说比较之二[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陈红旗(嘉应学院文学院).《师范生》中的“爱欲”“文学”与“成长”[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敖叶湘琼(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研究与文学创作比翼齐飞 ——评谭元亨《十三行史稿》与《十三行世家》[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张品成(海口市作家协会).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李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网络时代的历史想象方式变革 ——以月关创作为例[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王琨(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传统文化关怀视角下的“匠人”书写 ——论葛亮的《瓦猫》[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时代的辙迹与爱情的心迹 ——论路遥的短篇小说[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曹霞(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南方经验与知识分子写作 ——论黄灯的非虚构写作[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王婉波(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女儿国”式的女性纯美世界 ——网络百合小说研究[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吴岩(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中国轨道号》创作始末[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陈若谷(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科技理性时代的文学“出圈” ——以侦探推理小说为例[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张丽军(暨南大学文学院).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草明道路”[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凌逾,张紫嫣,谢慧玲(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香港文学研究综述[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
贺仲明.编后记[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