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俊峰(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丁闽江(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全员育人”视角下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吴欢(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特征与经验[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刘震(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逻辑进路[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邬津1,刘柳2,靳晓熙3(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农学院学生工作部;北京农学院组织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全过程量化考评机制实践研究——以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吴轶婷(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讲好首都高校疫情防控“大思政课”[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王琳(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张学亮,赵瑶(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遵循[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王炳林,郭清(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家精神的历史逻辑与科学内涵[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任福义(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打造思政“金课”[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宋志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冬奥彰显“追求卓越”的中国精神[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车宗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冰雪之上见证“共创未来”的精神力量[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张丹1,王新羿2(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工作处(部);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学院).高校学业辅导工作网络育人平台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于成文(北京科技大学党委).高等教育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宋红艳,何静,安哲(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发挥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李致阳(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自信开放”的冬奥盛会[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刘岚(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北舞“福州班”办学模式对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潘洵(西南大学党委).“新学工”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遵循和路径选择[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卿涛1,宿闪闪2(石河子大学政策研究室;石河子大学党委宣传部).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陈炳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胸怀大局”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刘家荣(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迎难而上”铸就冰雪奥运精彩辉煌[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6期
-
张小锋1,李欢欢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意蕴[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5期
-
李时宇,丁丁,宋晓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高校低年级党支部功能定位及建设路径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5期
-
何侃侃1,王咏琪2(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5期
-
许飞1,尼玛拉姆2,张静3(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5G技术驱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5期
-
李岁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5期
-
冯兵,赵欣(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运用歌剧话剧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独特优势与实现路径[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5期
-
刘露,杜毓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革命传统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