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闫敏1,2,陈宇鑫3,4,左合君1,2,王海兵1,2,席成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风沙物理与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实验室;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库布齐沙漠边缘不同下垫面风沙流物质再分配及对营养元素的富集作用[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6期
  • 杨静1,周冬梅1,马静1,朱小燕1,金银丽1,周凡2,张军1,3(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疏勒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6期
  • 潘雪1,关宇淇2,潘占东2,刘杰1,蔡立群2,董博3,杜健2(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干旱区耕地质量等级时空变化及其评价——以西宁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马迪乃·阿布力米提1,2,张勇娟3,王莉4,赵力5,李从娟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膨润土对风沙土理化性质及苏丹草生长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李乐乐1,钞锦龙1,赵德一2,李浩杰1,吴林栋3,李佳骏1(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古交市气象局;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1957—2019年山西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与暴雨灾害风险评估[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周海涛1,2,马钰松1,樊亚宇1,宁小莉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可达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王新友1,王玉娇2,3(甘肃开放大学;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省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耕地撂荒的文献计量分析:脉络和展望[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董洁芳1,张凯莉2,屈学书1,阮征3(运城学院黄河文化生态研究院/文化旅游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质科技中心).黄河流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测算及驱动因素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孟望生1,刘华桢2,张扬3(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甘肃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陈淑君1,许国昌1,吕志平1,2,马铭悦1,李晗羽1,朱玉岩1(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响应[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刘耀龙1,何冰晶1,张华明2,王军3(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混合损失超越曲线的省域气象灾害农业风险评估[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韩岳婷,李建勇,刘剑波,杨锐,牛地园(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准噶尔盆地西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曲良璐1,2,姚俊强2,赵勇1,周雪雁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阿克苏地区气象局).塔里木盆地北缘一次局地极端暴雪天气异常机制及成因[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孔德明1,2,郝丽莎1,2,夏四友3,4,李红波1,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粮食单产视角下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粮食安全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张港栋1,2,包刚1,2,元志辉1,2,温都日娜1,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2001—2020年蒙古高原昼夜非对称变暖对植被返青期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于晓燕1,汪星1,吕雯2,3,高元亢1,王永强1,王雁超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土丘陵区带状柠条锦鸡儿林地深层土壤干化及根系分布[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杨一飞1,2,杨鹏年1,2,汪昌树3,寇鑫4,谭翻1,2,徐杰1,2,王翠1,2(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焉耆县水利局).新疆焉耆盆地农田耗水有效性评价[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张烈琴1,陆亦农1,龙震1,李庆雷2,王涛2(新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新疆文化旅游空间分布格局[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5期
  • 罗镕基,王宏涛,王成(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甘肃省古浪县生态质量评价[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邹亚锋1,2,张倩2,饶钰飞1,邓敏3,王淇4(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西部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演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朱磊1,2,3,李燕楠1,胡静2,3,田小波2,徐佳慧1,卿琪1(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中国研学实践基地空间格局的多尺度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梁常安1,杜国明1,2,郝均3(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及其诱致性[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董建红1,张志斌2,刘奔腾1,张新红1(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芦雄英1,刘贤德1,2,马瑞1,赵维俊2,敬文茂2,何晓玲3,赵长兴4(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更新特征对地形因子的响应[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董子彦1,马乐1,高姝晗1,韩鹏1,张庆1,2,包玉凤3(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水文勘测局).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潜在适生区预测及其与自然保护区GAP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徐宇杰1,2,刘冰1,孙爱军1,2,3,汪克奇1,2,李冬雪1,2,赵晖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区域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侯志华1,2,崔晓琪3,樊晓霞1(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流域乡村聚落发展潜能评测及分区振兴路径——以汾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 张勇军1,杨余辉1,胡义成2,冯先成1,杨景燕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新疆喀什河流域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及灌溉适应性评价[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