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严珉(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新乡学院人文学院).教育、政策与文化:指向“常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以广西L县民族干部成长为中心的质性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王璐(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民族志的体例、功能及发展* ——以二十世纪的西南调查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周均旭,李奕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空间正义重塑: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优势与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崔晓麟1,谢颖琳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刘金林1,程凡2,马静3(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普通话高质量推广普及与边境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来自广西边境八县(市、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谢贵平(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的价值支点* ——人民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辩证统一[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田月梅1,金炳镐2,3,4,5(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期党的民族工作方略[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贾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苗族农耕文化蕴涵的生存智慧* ——以桂北元宝山麓培地苗寨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李胜兰(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护根与续脉:从侗语电影《童年的稻田》看三江侗族语言的代际传承及母语文化保护[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李玉雄,农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书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逻辑与实践研究* ——基于云南“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的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胡美术(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跨界互惠与沿边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王华华(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红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廖国一,陈天羽(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以灵渠为纽带:古代桂林的对外文化交流及其作用[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徐家贵1,2,陈立生2(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及经验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田敏,刘洁(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唐宋时期别史文集中南方民族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严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研究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叶艳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袁袠的粤西宦绩与明后期广西民族交融[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塔娜,牛平(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22.11~2022.12)[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