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学霞1,2,曹兵1,2,邹国元1,2,张佳佳1,2,王甲辰1,2,刘东生1,2,陈延华1,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缓控释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控释肥残膜积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邢力1,2,张玉铭2,胡春胜2,董文旭2,李晓欣2,刘秀萍2,张丽娟1,文宏达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长期不同养分循环再利用途径对农田土壤养分演替规律与培肥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张宇杰,马鹏,王志强,杨志远,孙永健,马均(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麦秆还田下水氮耦合对水稻根际环境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漆世英1,余少乐2,吴娟1,3,成水平1,3(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生态景观水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养殖业抗生素-重金属复合污染治理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李燕培,林佳琦,肖世祥,冯斗,邓英毅,禤维言(广西大学农学院).蕉园间作红薯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王真1,孙军1,杜娅丹1,孙丹1,甘海成1,牛文全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覆盖措施对土壤碳氮及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胡旭朝,董红敏,尹福斌,陈永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弃物处理重点实验室).离心微滤对猪场废水固液分离效果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肖泽恒1,甘甜1,秦钟1,2,章家恩1,2,石兆基1,张春霞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饥饿胁迫对福寿螺生长、抗氧化系统及生化物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周静怡,赵璐峰,唐建军,裘子悦,娄李懿,陈超巍,吴静,林佳辰,郭梁,胡亮亮,陈欣(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稻鱼共生系统农田边界的植物和丛枝菌根真菌调查* ——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地浙江青田龙现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6期
  • 王妍1,2,3,张晓龙1,石嘉丽1,2,沈彦军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石家庄;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石家庄).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徐萍1,2,杨宪杰3,冯佐龙4,孙彦玲4,杨震3,张西群5,邓学斌6,史家益4,张正斌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山东驰象机械有限公司;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北平原小麦新型耕作施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靳玉丽,谷田田,柳洪,安调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王艺璇1,2,刘夏1,沈彦军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随机森林模型在径流变化归因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陈素英1,牛君仿1,张喜英1,邵立威1,姚振刚2,李建波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石家庄;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秸秆覆盖温度效应对冬小麦农艺和生理性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胡文沛1,2,张闯1,2,胡春胜1,2,董文旭1,王玉英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期增温和施氮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齐永青1,罗建美2,高雅3,闵雷雷1,韩琳娜4,沈彦俊1,5(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河北省水利工程局;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学院).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利用:历史与适水转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ROMAINE Ingabire1,2,曹博2,1,曹建生2,张晓龙2,刘夏2,沈彦军2,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阜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刘雯雯1,2,乔匀周1,杨红1,李永鹏1,乔文君1,2,董宝娣1,刘孟雨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谷子耐盐性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李昊天1,2,李璐1,2,闫宗正1,2,高聪帅1,2,韩琳娜3,张喜英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石家庄;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太行山前平原40年冬小麦作物系数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李佳珍1,2,3,董文旭3,陈拓4,5,胡春胜3(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海洋发展研究促进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增温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δ13C、δ15N值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王林娜1,2,韩淑敏1,李会龙1,杨永辉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石家庄;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平原蒸散发变化及对植被生产力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陈佩1,2,王金涛1,董心亮1,田柳1,2,张雪佳1,2,刘小京1,2,孙宏勇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蔬菜咸水灌溉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马婉君1,2,闵雷雷2,齐永青2,刘美英2,3,吴林2,3,沈彦俊2,3(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华北平原农田关键带分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 石嘉丽1,2,张晓龙1,闵雷雷1,张婧3,王妍1,2,4,沈彦军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省气候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多源土壤水分产品在河北平原的适用性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