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陶继恩,邹卓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拔罐发泡疗法联合雷火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林杪1,张明健2,范玺胜1,3,张细芬1,刘今1,路广通1,陈豪1,左广1,刘君1,3,张俊茶1,3,佘延芬1,3(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河北省中医针灸优势病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原发性痛经患者任、督、冲三脉经穴体表微循环研究[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董海城,许榕榕,王雯菲,张瑶,张心悦,吴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42例[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彭晓云1,袁博2,田甜3,罗文君3,朱玲桂3,张延菊3,李颖3,杜小正4,王金海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电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缺血皮质区炎性反应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赵中亭,赵怡坤,陈家涟,朱田田,严兴科,张彦峰(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基于“热证可灸”的不同悬灸法对热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证候特征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张馨月1,张树剑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道家和医家关于“夹脊”位置的认知差异[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廖欧萍1,2,黄馨云1,2,王慈1,周丽芳1,姜淑云3,周艳丽1,李璟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步态与运动分析中心).当代不同针灸流派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特色概览[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曹文聪1,邱幸莹1,刘冰清1,李庚2,3,温泽淮2,3,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方法学重点研究室;广东省中医院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随机对照试验结局及其测量工具现状分析[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邹德辉1,冯开新1,梁洪文1,唐徐浩1,赵珊1,邱子健1,白鹏勇1,刘佳木1,刘通2,3(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至骨”针法应用特点及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林启慧1,2,王梦秋1,苟春雁2,吴曦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针刺联合循经叩刺闪罐法治疗重度贝尔麻痹25例[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李奕诗1,陈宣尚2,李红梅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人迎寸口脉法之学与用[J].中国针灸,2023,第9期
  • 王颖1,2,茅伟3,张利达4,李成龙3,张国庆1,吴海洋1,2,郜莉4,韩为4(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安徽省名中医王颖工作室;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医科).毫火针扬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30例[J].中国针灸,2023,第8期
  • 杨骏1,2,刘慧林1,2,李彬1,2,常英3,刘璐1,2,陈鹏1,2,游伟1,2,王少松1,2,张帆1,2,付渊博1,2,魏嘉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针灸神经调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以通为用,强温并举”在经筋病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2023,第8期
  • 冯卫星1,唐晨2,张金培1,李鑫彦2,张慧1(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热敏灸治疗无先兆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3,第8期
  • 柏林康1,梁慧1,王文娟1,朱艳2(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一科).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及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3,第8期
  • 陶然1,左歆2,柏杉3,祝鹏宇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3,第8期
  • 黄龙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筋病刺法的演变与经筋学说的兴衰[J].中国针灸,2023,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