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崇阳1,张思勉1,李永闯1,张攀1,赖晓芳1,王攀攀1,2,3,于飞4,高焕1,2,3,阎斌伦1,2,3(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脊尾白虾Dnmt2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调控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褚福硕1,2,司宗尚1,3,4,庞重光1,3,4,俞建成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海翼水下滑翔机测流应用[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胡贺岗1,2,3,陈永华1,2,3,于非1,2,4,3,5,刘庆奎1,王蓓1,2,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水下升降式准实时通信潜标控制系统研制[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王琳1,张均龙1,徐奎栋1,2,3,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近10年国际发展态势与热点[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王静1,2,李浩然1,3,4,陈洪举1,2,刘光兴1,2,庄昀筠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春季黄、渤海浮游动物群落特征[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李文涛,王欢,仲崇凤,张沛东,康斌(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荣成马山里海域大型藻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庄镇1,2,3,郑建1,3,4,王法明1,2,3,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赤道太平洋西风爆发事件的时空特征[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莫钰1,蓝彩碧2,许铭本2,赖俊翔2,凌慧娇3(广西民族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近海海洋环境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氮磷营养变化对钦州湾球形棕囊藻藻体生长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荀靖懿1,2,郑纪勇2,程旭东1,马力2,张宏泉1,蔺存国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苯酰胺类化合物防污活性基团的初步探索[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李叶1,2,杜以帅1,3,徐建平1,2,邱天龙1,3,周利1,3,孙建明1,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清洗频率对固定床生物滤器水处理性能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5期
-
唐佳1,2,蔡文启3,闫智聪3,赵建民1,周智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试验站;海南大学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水酸化和Cu2+暴露对虫黄藻Cladocopium goreaui营养同化和能量分配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刘栋1,2,李永明3,陈胜林3,陈丙见4,吕振波1,王以斌5,张晶晶1,李敏1,任中华1(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鲁东大学;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14年黄骅港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魏诗晏1,杨伟2,赵亮1(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荣成外海海流特征及影响因素[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高昆鹏1,2,纪永刚3,王祎鸣1,2,孟俊敏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然资源部海洋遥测技术创新中心).基于PS-VF-TBD的地波雷达船只目标航迹起始方法[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孔晓1,王英俊2,3,吴莹莹2,3,刘童2,3,宋爱环2,3,唐学玺1,刘洪军2,3,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市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工程实验室;青岛市水产生物品质评价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耳石形态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群体判别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王坤1,毕海波2,黄珏1(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于遥感数据的近40 a弗雷姆海峡海冰输出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钟静诗1,2,张健2,王共明2,刘芳2,刘奎1,2,王艺欣1,2,刘海超1,2,赵云苹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海参皂苷的制备及结构解析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柳森1,江海仪1,秦峰1,胡吉卉1,赖晓芳1,2,3,张庆起4,高焕1,2,3(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不同光照对脊尾白虾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周玉婷1,2,李佳霖1,3,赵振军2,秦松1,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海洋微微型蓝藻与异养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岳子琳1,朱卫东1,2,邱振戈1,2,栾奎峰1,2,叶莉1,钱楚仪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海珊瑚岛礁地貌遥感识别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陈琳1,2,滕爽爽2,朱爱意2,黄晓林2,肖国强1,2(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温州市海洋生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水温和余氯对泥蚶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刁新源1,2,3,4,王建丰1,3,魏传杰1,3,4,司广成1,3,于非1,2,3,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程技术部).2007年春季南黄海中层冷水特征及成因[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刘帅1,2,詹泽荣3,4,5,车鉴6,颉海波3,4,5,魏海峰3,4,5,李正炎1,2,刘长发3,4,5(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省近海生态环境与灾害防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种多环芳烃对仿刺参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4期
-
李琪1,2,刘鉴毅1,2,3,孙艳秋1,2,邹雄1,2,王妤1,2,庄平1,2,3,冯广朋1,2,3,赵峰1,2,黄晓荣1,2,杨俊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投喂策略对多纹钱蝶鱼幼鱼生长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刘明坤,阙华勇,张国范,李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紫贻贝养殖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安俊庭1,葛建龙2,边力2,刘长琳2,陈四清2(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中国小孔蛸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李明亮1,2,3,吴曙亮1,2,龚绪龙1,2,杨磊1,2,苟富刚1,2,李进1,2(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国土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人类活动影响下的1989—2019年江苏中部海岸线变化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朱振宇,周乃恩,贺少帅(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基于“彩虹4”无人机海洋监测平台的设计与验证[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杨宏达1,2,乔璐璐1,2,李广雪1,2,李珏1,2,缪红兵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河三角洲海上风场再分析资料对比[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杨胜龙1,2,史慧敏1,3,张胜茂1,张涵4,费英杰4,王斐1,金卫国5,王国来5,樊伟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与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基于BiLSTM模型的远洋渔船类型识别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