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群靖1,毕芳玲1,蔡春尔1,2,李可俊1,2,何培民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抗生素对浒苔形态及共附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3,第4期
-
刘瑀,陆超,焦点,刘宇馨,王国光(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低磷胁迫下翅碱蓬生长特性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机制[J].海洋科学,2023,第4期
-
刘威1,张星烁1,徐海根1,杨波2,曹铭昌1,熊天石3,韩永祥4,袁屏5,伊剑锋1,周大庆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连云港墟沟小学;南京图书馆).江苏近海海域鸟类多样性及其与风电、养殖关系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4期
-
陆雪1,2,刘子洲2,翟方国2(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近18 a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海面温度的长期变化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4期
-
杨志海1,王广军1,高智雄2,冯磊3,梁四海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核第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顾及轮廓信息和DRLSE模型的遥感影像瞬时水边线快速提取[J].海洋科学,2023,第4期
-
陈成吉1,2,王强1,2(河海大学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日本南部黑潮与黑潮延伸体路径状态关联性的定量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4期
-
宁子君1,刘玉萍1,高天翔1,蒋日进2,杨天燕1(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东海几种鳗鲡目鱼类DNA条形码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4期
-
张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前言[J].海洋科学,2023,第4期
-
何啸1,贾村2,孟静1,刘娟3,陈旭1,杨小欣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研究室;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工程军队重点实验室).内孤立波过陆架陆坡地形的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李盛楠1,王晶2,3,于玮洁4,卜晓翠1,单体锋2,3(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崂山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几种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王君玥1,2,徐名扬1,2,张慧敏1,2,张珍珍1,2,申欣1,2,顾海峰3,姬南京1,2,4(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样性实验室;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夜光藻高效培养方法建立及其有性繁殖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田翠翠1,2,陆勤勤1,2,邓银银1,胡传明1,周伟1(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光质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孙洪潇1,2,唐文娇1,3,刘超1,2,耿慧霞1,林卓如1,2,张清春1,4,于仁成1,4,2,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秦皇岛近岸海域脂溶性藻毒素污染状况与来源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管沁雨1,2,郭敬天3,高山红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影响黄渤海的温带气旋数值集合预报试验[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王兆瑞1,杨小彤2,3,孙敬锋3,王江勇1(惠州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农学院).几种物理因素对北海派琴虫体外培养方法优化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马新1,潘玉龙2,徐金涛1(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属名的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杨翠华,张安琪,江玉立,齐继光(青岛海洋科技馆).三种盐度对叶硝水母不同阶段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张昊宇1,2,吴海燕2,董晨帆1,2,郑关超2,郭萌萌2,谭志军2,3,4(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大连工业大学).利玛原甲藻产毒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吴斌(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棕点石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细菌多样性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张灿影1,徐奎栋1,2,3,焦英毅1,3,张均龙1,冯志纲1,陈春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国际研究态势与热点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卫茂生1,2,3,王清池1,2,3,耿丽华1,2,岳洋1,2,孙超岷1,2,张全斌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海细菌胞外多聚物的神经保护活性筛选[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詹皓禹1,2,宋敏杰1,2,王云峰1,颜天1(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海州湾赤潮高发区浮游细菌与赤潮及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科学,2023,第3期
-
梁桂珠1,2,张玉凤1,2,3,刘鹰1,2,程学文2,4,张韬1,2,刘志强1,2,杨萌5,江盈1,2,刘佳琪1,2(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3,第2期
-
陈俏君1,2,李德磊3,4,冯建龙1,2(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资源化学与食品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于CiteSpace的海洋热浪研究可视化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2期
-
冯辰龙1,2,邢建伟1,3,4,5,袁华茂1,3,4,5,宋金明1,3,4,5,李学刚1,3,4,5,马骏1,3,5(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近20年中国近海和海岸带大气黑碳干湿沉降及源解析[J].海洋科学,2023,第2期
-
陈伟峰1,2,彭欣1,2,秦松1,2,陈骁3,陈少波1,2,4,叶深1,2(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乐清湾秋季虾类群落结构及生态位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2期
-
王小红(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东方市近岸海域波浪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2期
-
张丽丽1,邢浩1,张旭日1,李华庆1,刘宗宇1,石洪源1,2,尤再进1,3(鲁东大学水利工程学院;鲁东大学港口海岸防灾减灾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半岛海滩动力地貌特征分类[J].海洋科学,2023,第2期
-
周欣,刘文博,王凤军,郑家恒,孙杨,赵国兴,吴永亭(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考型有缆遥控潜水器选型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2期
-
宋楚儿1,2,孟振2,张正2,宋小金3,高淳仁2(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异养蛋白核小球藻净化对虾池塘养殖尾水的实验[J].海洋科学,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