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米湘媛1,2,张朝硕1,2,张晓娟1,王海华3,郭小泽4,李思明4,赵大显5,洪一江5,段明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昌大学).井冈山地区莲鱼复合种养模式效益评价[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7期
  • 郭宏勇,朱俊杰,沈伊洁,王茜,金鹏,夏建荣(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浓度CO2与磷浓度对葛仙米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耦合效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7期
  • 谭淦1,史函颖1,陈拥军1,2,林仕梅1,2,李云1,2,庞旭1,2(西南大学水产学院;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摄食和饥饿对大口黑鲈游泳运动能力和低氧耐受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周杨浩1,2,荣义峰3,周卫国4,刘黄欣1,5,王谱渊3,俞录贤4,付生云4,杨建新4,祁洪芳4,杜浩1,2,3,4,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青海湖裸鲤繁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人工模拟条件下青海湖裸鲤自然繁殖环境条件需求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刘世晶1,2,涂雪滢1,2,钱程1,2,周捷1,2,陈军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市崇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基于帧间光流特征和改进RNN的草鱼摄食状态分类[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付翔,付成,樊捷,肖玲韬,付世建(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个性对中华倒刺鲃群体运动特征和食物占有能力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武新,付世建,秦丽萍,曾令清(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个体大小对草鱼耐高温能力及升温过程中群体行为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秦蕾,刘香,张宁,夏静怡,郑雪丽,夏继刚(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两种生态相关猎物鱼个性的种间差异及其捕食者效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罗玉莲1,庞旭2,刘蒨莹1,张永飞1,付成1,付世建1(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水产学院).中华倒刺鲃幼鱼能量代谢特征个体差异及生态关联[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思平1,张东1,段明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动物个性和行为集:概念、测试和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胡月,唐金玉,付成,付世建(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宽鳍鱲个性与维持代谢、食物占有能力和日常能量消耗的关联[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何雅琪,任宗明(山东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基于在线生物监测系统的氨氮胁迫下斑马鱼行为响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春波1,2,黄晓荣2,冯广朋1,2,庄平2,耿智2,伍烨菱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长江口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姜玉山,宋亚彩,方玲,吕菲,张沛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刺参对生境的选择性及其行为生理响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任艳1,马琴2,刘怡然1,谢德兵1,胡少迪1,王辉1,史阳白3,李波1,朱思华1(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南昌师范学院;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河川沙塘鳢对猎物种类和大小选择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陈永进,周彦锋,徐东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华绒螯蟹幼蟹温度选择与偏好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王莉平1,2,张东2,刘鑫2,林听听2,刘声宇2,王孝杉2,李思平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模拟捕食者风险对大黄鱼幼鱼行为、游泳能力及应激水平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沁芝1,邓月曦1,唐锡良2,严忠銮2,王小明2,卢晶莹3,李嘉1,安瑞冬1(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齐口裂腹鱼上溯过程中“冲刺-滑行”行为对水动力的响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何雨晗1,张欢1,祝孔豪1,2,赵康顺1,2,李海露3,徐军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萼花臂尾轮虫对晶囊轮虫反捕食行为及形态响应的母体效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肖倩倩1,2,梁旭方1,2,庄武元1,2,蔡文静1,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习记忆通路抑制剂T-5224和KN-62对翘嘴鳜c-fos及味觉受体t1r1表达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龚森森1,2,李学梅3,吴嘉伟1,2,柴毅1,2,杨德国3,谭凤霞1,2,朱挺兵3(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北长湖夏、秋季浮游生物功能群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张倩1,2,曾燏1,肖瑾1,向伶俐1,2,鲍江辉2,3,张朝硕2,3,米湘媛2,3,段明1,2(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西南分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嘉陵江中游蓬安段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张奇1,侯杰1,2,杨军3,廖伟坚1,卢建超1,何绪刚1,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池塘圈养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陈俊伊1,2,王康3,4,郭钰伦3,祝孔豪3,4,巴爱荣1,刘云1,赵康顺3,4(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保安湖食物网结构特征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徐红琴,马慧妹,曾起,胡蓓娟,盛军庆,洪一江(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温度对池蝶蚌雌雄同体和性逆转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史东杰1,2,王文峰3,李文通1,2,魏东4,王赛赛1,2,姜巨峰5(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房山区养殖业技术推广站;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暨天津市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5种光周期对锦鲤生长、能量收支及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罗相忠,覃维敏,梁宏伟,沙航,邹桂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基于微卫星分析的长丰鲢种质资源遗传监测[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梅光明1,2,朱羽庄2,3,杨盈悦2,3,顾捷2,张小军2,杨文鸽1(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水相Cd2+在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富集及氧化应激特征[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唐文乔1,2,宋小晶1,张亚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中南部山区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动物地理区划[J].水生生物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