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更正启事[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8期
  • 杨世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汝晨,胡笑涛,吕梦薇,陈滇豫,王文娥,宋天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花后高温干旱胁迫下氮素对冬小麦氮积累与代谢酶、蛋白质含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陈学森,王楠,张宗营,毛志泉,尹成苗(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关于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若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旱地化肥分层和深施对春小麦水肥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胡光明1,2,张琼1,韩飞1,李大卫1,李作洲1,汪志1,赵婷婷1,田华1,刘小莉1,钟彩虹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猕猴桃属植物通用型SSR分子标记引物的筛选及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刘旺景1,唐德富1,敖长金2(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沙葱及其提取物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胴体特征、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张英强,张水勤,李燕婷,赵秉强,袁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不同含羧基有机酸改性尿素在石灰性潮土中的转化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崔江宽,任豪豪,曹梦园,陈昆圆,周博,蒋士君,汤继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玉米孢囊线虫SCAR-PCR快速分子检测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夏芊蔚1,陈浩2,姚宇阗3,笪达4,陈健5,石志琦1,5(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南京绿仙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沿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市新城科技园总部研发园).“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张晓萍,撒世娟,伍涵宇,乔丽媛,郑蕊,姚新灵(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优势特色作物现代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马铃薯叶片气孔的开张与关闭同步伴随果胶的降解与合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赵晓慧1,张艳艳1,戎亚思1,段剑钊1,贺利1,2,刘万代1,郭天财1,冯伟1,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不同水氮条件下冬小麦穗器官临界氮稀释模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姜晓婷1,黄高翔1,2,熊小英1,黄芸培1,丁昌峰2,丁明军1,王鹏1(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秧苗富锌对不同水稻品种镉积累及相关转运基因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郭灿1,2,岳晓凤1,3,2,白艺珍1,3,2,4,张良晓1,5,3,2,张奇1,5,3,2,4,李培武1,5,3,2,4(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生物毒素);农业农村部油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花生黄曲霉毒素平衡取样-随机森林风险预警模型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杨昌沛1,王乃秀1,汪锴1,黄子晴1,林海烂1,张莉1,张晨1,冯露秋1,甘玲1,2(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重庆市兽医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养猪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外源性γ-氨基丁酸抵抗仔猪氧化应激的效果及机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王雪洁,邢爽,赵少猛,周莹,厉秀梅,柳清秀,马丹丹,张敏红,冯京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应激对肉鸡回肠菌群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王巧娟1,2,何虹1,2,李亮1,2,张超3,蔡焕杰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Aqua Crop模型的大豆灌溉制度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7期
  • 王劲松,董二伟,刘秋霞,武爱莲,王媛,王立革,焦晓燕(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行距和密度对籽粒饲用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陈绪昊1,高强2,陈新平1,张务帅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强宇1,姜薇1,刘成江2,黄峰1,韩东1,张春晖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风冷与冷藏过程中酱卤牛肉风味逸散行为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杨靖雅1,胡琼2,魏浩东1,蔡志文1,张馨予1,宋茜3,徐保东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宏观农业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基于Sentinel-1/2数据的中国南方单双季稻识别结果一致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马悦1,田怡1,牟文燕1,张学美1,张露露1,于杰1,李永华1,王浩琳1,何刚1,石美1,王朝辉1,2,邱炜红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麦区小麦产量与籽粒氮磷钾含量对监控施钾和土壤速效钾的响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韩守威1,2,司纪升1,余维宝1,2,孔令安1,张宾1,王法宏1,张海林2,赵鑫2,李华伟1,孟鈺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与氮肥利用效率差形成机理解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刘瑞瑶,黄国弘,李海艳,梁敏敏,逯明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辣椒CaHsfA2上游转录因子的筛选及耐热功能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杨程,龚桂芝,彭祝春,常珍珍,易璇,洪棋斌(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cpInDel标记和cpSSR标记的柑橘属及近缘属植物亲缘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李依镁1,王娇1,王萍1,师恺1,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杨静,张贺,李双霜,李桂花,张建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砂质潮土施用改良剂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常立国,何坤辉,刘建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旱区玉米生物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环境下玉米保绿相关性状遗传位点的挖掘[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 张云秀,蒋旭,尉春雪,蒋学乾,卢栋宇,龙瑞才,杨青川,王珍,康俊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紫花苜蓿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MsHMG-Y调控花期的功能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6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