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星星,周国富,骆官雨,陈思蓉,张金龙,陈国华,张晓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橘小实蝇对不同品种苹果的选择偏好及适应性[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李思奇1,王志慧2,常玉瑶1,吉艳芝1,郭艳杰1,刘俊3,张丽娟1,王娅静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城市森林健康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物勘院;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永定河流域葡萄园土壤硝态氮空间分布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程莉,杨胜男,朱延松,王旭,赵婉彤,李仁静,李沛,苑忠杰,江东(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柚果肉颜色遗传变异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王宛如1,曹跃芬1,盛况1,陈进红1,2,赵天伦1,2,祝水金1,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转1174AALdico-2+CTP耐草甘膦优异棉花种质系的创制及其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蔺江韵1,尹本酥1,王星舒1,刘晨瑞1,孙庆1,解星星1,程玲玲1,孙理维1,石美1,王朝辉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施氮条件下小麦铁锰累积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赵凯男,吴金芝,黄明,李友军,汪洪涛,黄修利,吴姗薇,张军,赵志明,赵雯馨,李淑靖,李爽,李文娜(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返青后补灌与氮肥用量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吴世豪1,黄天然2,黄明1(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禽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江苏省畜禽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HS-SPME-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分析热处理对南京盐水鸭高温蒸煮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陈球,黄晶晶,王哲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略阳乌鸡褐壳蛋壳颜色量化体系的建立和遗传基础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梁成真,臧有义,孟志刚,王远,MUBASHIR Abbas,何海焱,周琪,魏云晓,张锐,郭三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耐除草剂棉花GGK2的遗传稳定性分析及性状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马燕斌1,李换丽1,文晋1,周仙婷1,2,秦欣1,王霞3,王新胜1,李燕娥1(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R1-3株系的分子特征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吴元龙1,惠凤娇2,潘振远1,尤春源3,林海荣1,李志博1,金双侠2,聂新辉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后基因组时代发展抗除草剂作物的机遇及挑战[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李仪1,卢建新2,曹鹏3,周登文2,刘继民4,田平平5,蔡明历1,曹凑贵1,杨特武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孝感市孝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荆州市公安县章田寺乡农技服务中心).不同类型晚稻品种安全齐穗下限温度及湖北双季稻区晚稻安全齐穗期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李民吉,李兴亮,张强,周佳,杨雨璋,周贝贝,张军科,魏钦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重茬条件下距原栽植行不同距离对G935自根砧‘宫藤富士’幼树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杨惠珍1,杨欢1,吴子璇1,范阔海2,尹伟1,孙盼盼1,钟佳1,孙娜1,李宏全1(中兽医药现代化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中兽医药现代化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猪SsMT-1A和SsMT-2A的原核表达及金属结合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梁成真1,金双侠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我国耐除草剂棉花研发与育种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杜炳辰,王铭,刘春国,王世达,魏新宇,路雅曼,孙振钊,刘在斯,魏丽丽,王靖飞,杨德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盖塔病毒SC483株cDNA感染性克隆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7期
-
刘淑军1,2,李冬初1,2,黄晶1,2,曲潇林3,马常宝3,王慧颖3,于子坤3,张璐1,2,韩天富1,柳开楼4,申哲1,张会民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湖南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酸化土改良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近30年来我国小麦和玉米秸秆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还田减肥潜力[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刘高远1,2,和爱玲1,杜君1,吕金岭1,聂胜委1,潘秀燕3,许纪东3,李珏4,杨占平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遂平县农业科学试验站;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李静,钱晨,林国冰,王龙,李亦扬,郑经东,尤晶晶,冷锁虎,左青松(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油菜机栽毯苗培育的适宜供氮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李仁静,申晚霞,赵婉彤,程莉,李沛,江东(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利用SLAF-seq简化基因组数据挖掘甜橙果实品质性状基因[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孔乐辉,宗德乾,史青尧,殷盼盼,巫文玉,田鹏,单卫星,强晓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马铃薯StCYP83基因家族鉴定及其抗晚疫病的功能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贺丹1,2,尤啸龙1,何松林1,2,张明星1,张佼蕊1,华超1,王政1,刘艺平1(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芍药胼胝质合成酶基因家族鉴定及PlCalS5功能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吴予灿1,2,张紫涵1,赵桂苹3,魏立民3,黄峰3,1,2,张春晖3,1,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椰子汁煮制对文昌鸡食用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王东,陈万昭,李宏博,秦蕾,徐琦琦,刘泽鹏,夏利宁(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草食动物新药研究与创制重点试验室).新疆阿克苏地区猪场optrA/lsa(E)阳性粪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及传播特点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郭奎,张泽楠,王垚鑫,李帅杰,初晓雨,郭巍,胡哲,王晓钧(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马传染病和慢病毒病研究创新团队).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非洲马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李燕1,陶柯宇2,胡悦3,李永祥3,张登峰3,李春辉3,何冠华3,宋燕春3,石云素3,黎裕3,王天宇3,邹华文1,刘旭洋3(长江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ZCN7在调控花期抗旱性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焦智辉,陈桂平,范虹,张金丹,殷文,李含婷,王琦明,胡发龙,柴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绿洲灌区密植减量施氮玉米的水分利用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邹金鹏1,2,岳浩峰2,李海笑1,2,刘峥3,刘宁1,2,曹志艳1,2,董金皋1,2(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StLAC2和StLAC6差异影响玉米大斑病菌的机制[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马智秀,柴少华,郭岩,石兴,杨清华,高金锋,高小丽,冯佰利,杨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GYT双标图分析对国家糜子区域试验品种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
李慧昕,宋文平,韩宗玺,刘胜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鸡腺病毒血清8a型毒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特点[J].中国农业科学,2023,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