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运好(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庐山慧远美学思想论[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林锋(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史家之文”与清中期叙事文法新变[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王小盾(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惟馨”与“芬芳”——关于《文心雕龙》和中国早期的嗅觉审美[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之路[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政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埔高等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中的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理路与逻辑规定性[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金惠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星丛共同体——中国西学二元对立模式的终结[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刘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934—1935:杂文的命名、论战与鲁迅的抉择[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危明星(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从思想革命到心理改换——论《新潮》同人对新文学启蒙伦理的推进[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李海鹏(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情、狄卡丹与革命文学的三重投影——王独清译但丁《新生》研究[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王今(北京大学中文系).街头剧的声音实践、跨国流动与本土改造[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季水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中国化与时代化[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陈鹏.六朝骈文文体研究[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韩亚楠.冯梦龙文艺思想研究[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黎杨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以文为戏:数字时代文学的游戏批评范式[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金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中文系).格莱特的《中国故事集》与18世纪欧亚文化交流[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傅谨(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论传统戏曲与传奇的手卷式结构[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武新军(河南大学文学院).《创业史》:经济学视野与美学的统一[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符鹏(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自我感的历史负载与时代形变——蒋子龙工业小说写作的经验起源及其观念意涵[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张娟(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出路[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谭桂林(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现代佛教中的“语体文”观念与五四白话文运动[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张自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媒介政治与媒介经济之间:“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期刊与广告[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刘欣(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何为“怪物”?——生命政治视角下的“怪物”考[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高薇(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刊本东传背景下的《文选》手抄本传承[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张欢(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方法的新民主主义与冯雪峰的鲁迅论[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王元骧(浙江大学文学院).“人生论文学观”刍议——关于推进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刘成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书写“涩体”:宋祁与古文运动[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卓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山乡巨变》图像阐释的艺术在场性[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 黄霖(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著编写的百年回望[J].文学评论,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