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峰峰1,宋新民1,郭睿1,刘立峰1,宋世琦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厚层生物碎屑灰岩油藏隔夹层特征及成因——以中东地区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为例[J].石油学报,2021,第7期
  • 周世琛1,郇筱林1,陈宇琪1,周博1,薛世峰1,公彬2,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长崎大学工学部地盘环境研究室).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不排水剪切特性的离散元模拟[J].石油学报,2021,第1期
  • 宋明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坨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石油学报,2021,第1期
  • 李婷婷,朱光有,赵坤,王鹏举(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华南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黑色岩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富集机制[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刘德华,程亮,孙敬,孙健,张柏桥,李继庆,杨文新,郑爱维(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省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页岩气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储层泛连通特征及气体赋存方式[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顾浩,王光付,杨敏,曹飞,郑松青,尚根华,朱莲花,韩东,康志江,赵艳艳,刘坤岩,李王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超深断溶体油藏油井动用深度确定方法及其对开发的指导意义[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周勇水1,2,李红磊1,2,史大海1,陈帆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烃源岩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孙小辉,孙宝江,王志远,李航宇,Pan Lehua,高永海,廖友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酸性天然气与水体系内超临界-气-液-水合物多相平衡模型[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王文昌,冯大君,狄勤丰,芮子翔,陈锋,朱卫平(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预弯钟摆BHA在不同钻井介质中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21,第9期
  • 邵珠福1,2,3,张文鑫1,毛毳1,栾锡武2,钟建华4,John Howell3,刘泽璇1,赵冰1,冉伟民2,刘晶晶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University of Aberdeen;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砂岩侵入体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石油学报,2021,第3期
  • 杜威1,2,纪友亮1,2,张艺楼3,周淋4,吕文睿5,杨佳奇6,罗妮娜7,张宸赫6(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演化和形态特征——沉积正演数值模拟和现代沉积实例的启示[J].石油学报,2021,第1期
  • 李童1,龙安林2,刘波1,丁晓军2,于慧敏1,鲁珊珊2,宋彦辰1,石开波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砂岩油藏隔夹层注气突破压力及注气开发策略——以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为例[J].石油学报,2021,第10期
  • 糜利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基于产气剖面的页岩气离散裂缝网络反演方法[J].石油学报,2021,第4期
  • 李晓光(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稠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石油学报,2021,第4期
  • 陈亚军1,于家义2,宋小勇1,张中劲2,孟朋飞2,解士建2,焦巧平1(北京中科联华石油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牛圈湖—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火山岩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赵艳红1,2,3,姜汉桥1,李洪奇2,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石油数据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注水开发油田注水通道状态辨识及预测方法[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肖峻,宋晨辉,鲍震宇,李瑾一(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稳态安全域模型[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武宏亮1,刘鹏1,伍丽红2,肖承文3,李雨生1,冯周1,夏守姬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碳酸盐岩储层井旁缝洞体反射横波提取方法[J].石油学报,2021,第10期
  • 国建英1,2,周立宏3,李剑1,2,楼达3,齐雪宁1,2,蒲秀刚3,付立新3,陈大伟2,李志生1,2,郝爱胜1,2,谢增业1,2,李宏军3,姜文亚3,冯建园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差异聚集[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窦立荣1,2,程顶胜1,於拥军2,郑永林2,杨仓2,Green F.Paul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Geotrack国际有限公司).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重建苏丹Muglad盆地北部的构造-热演化历史[J].石油学报,2021,第8期
  • 赵平起1,马跃华2,冯许魁2,李洪革2,何书梅1,韩斯成2(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油藏渗流场地球物理表征方法[J].石油学报,2021,第5期
  • 宋显民1,杨辉1,柳军2,黄祥2,付军1,郭晓强2,李国永1,段健1(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大斜度井投捞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力学特性[J].石油学报,2021,第5期
  • 许林1,刘书杰2,许明标3,4,冯桓榰5,邢希金5,邓佳佳1(浙江海洋大学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压差激活密封剂的微缺陷自适应修复行为及机理[J].石油学报,2021,第5期
  • 郜益华1,张迎春2,杨宝泉3,李珂1,苑志旺1,康博韬1,张昕3,张旭1,陈国宁1(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复杂断块油田跨断层水平井产能预测及分段长度优化方法——以西非A深水油田为例[J].石油学报,2021,第7期
  • 路保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高酸性活跃厚沥青层复杂碳酸盐岩油田钻完井关键技术[J].石油学报,2021,第7期
  • 柳军1,黄祥1,杨登波2,唐凯2,王国荣1,郭晓强1,李奔驰2,宋显民3(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电缆泵送分簇射孔管串井筒通过能力分析新模型[J].石油学报,2021,第2期
  • 杨德相1,陈勇2,李小冬3,周振柱4,田建章1,侯凤香1,王元杰1,冯艳伟2,高婷1,李玉帮1,王淼2,张辉2,刘听雨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杨税务潜山油气成藏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石油学报,2021,第10期
  • 宋传真1,2,赵海宁3,张慧1,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氮气对塔河油田原油轻质组分抽提作用实验与评价[J].石油学报,2021,第3期
  • 刘合1,王素玲2,裴晓含1,姜民政2,李金波2,温鹏云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油田老井原位保真连续取心工具研发[J].石油学报,2021,第3期
  • 谢玉洪(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多元作业方式协同的海洋油气集约化勘探管理[J].石油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